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三亚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坚决打好打赢生态保卫战生态处处美 发展日日新

海南日报 2020-12-08 08:38

近年来,三亚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作。如今,俯瞰三亚市春光路红树林生态公园,昔日的硬质河岸已被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取代。本报记者 武威 摄位于三亚市中心的三亚河河畔,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白鹭栖息。本报记者 封烁 摄

■本报记者李梦楠梁君穷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三亚发展最大的资本和优势。“十三五”期间,三亚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全过程。

从山体复绿到海岸修复,从污染防治到景观提升,作为标杆旅游城市的三亚,把守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擦亮三亚良好生态环境的金字招牌,让青山常在,让清水长流,让空气常新。

A

以水为媒,提升城市生态颜值

水清岸绿,芳草茵茵,白鹭翩飞,是如今很多来到东岸湿地公园的居民和游客的最大感受。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棚户区,民房占据了排洪沟,湿地成了臭水塘。而如今,漫步在东岸湿地公园,岸上绿色植被覆盖,鹭鸟矗立浅滩觅食,各色野花野草摇曳生姿,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

东岸湿地公园的变化,正是三亚积极做好“水文章”的缩影。“十三五”期间,三亚持续推进水源地保护、城镇内河(湖)治理、农业农村污水治理、近岸海域综合整治等工作,使河湖水更清,海湾水更蓝。

近年来,为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城市,三亚出台《三亚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及5个区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湾长制;制定污染水体治理专项方案,实施入河排污口专项调查和18个监测断面污染源排查,开展河湖“清五乱”专项行动,并积极落实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环境整治等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黑臭水体专项督查,基本完成市内8个黑臭水体消除工作。

同时,三亚积极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立法工作,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撤销工作,制定大隆水库和赤田水库等5个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方案,在饮用水水源地累计拆除违法建筑6处、禽畜养殖15处、水塘6处。

既要让河水清澈,也要推进海洋修复、保护工作。三亚通过海洋牧场建设工程,在蜈支洲岛先后开展了人工鱼礁投放、海洋环境修复、珊瑚移植等工作,推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截至2019年底,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共投放人工鱼礁1526块、船礁21艘和一批火山石礁,共达4万空立方。“礁区海域的渔业资源比非礁区要高5倍以上,表明海洋牧场对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起到显著作用。”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技术支撑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洋牧场的建设就是绿水青山的建设,我们希望通过海洋牧场使海洋也变成我们的"金山银山"。”三亚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B

污染防治,扮靓城市生态底色

“三亚的气候宜人,天空湛蓝,空气清新,在这里居住我很开心。”来自黑龙江的韩女士,谈起三亚的生态环境,竖起了大拇指。2016年她第一次来到三亚,如今,她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

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三亚“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得益于该市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持之以恒开展蓝天保卫战。

2019年底,三亚出台了《三亚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办法》《三亚市扬尘污染防治办法》,并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十三五”期间,三亚还开展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整治,完成全市年销售汽油量8000吨及以上加油站油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共推广新能源汽车4167辆,累计淘汰老旧柴油车738辆;加强城市扬尘综合治理,累计完成4534家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工作,逐步推进露天烧烤管理和秸秆、垃圾禁烧工作。

如今,三亚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6%,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14微克/立方米,截至2019年,三亚碳强度累积降低率为31.85%。2019年度,三亚市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十三五”目标完成率为245%,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为保卫一方净土,三亚加大农业废弃物污染治理力度,印发《三亚市农业投入品田间废弃物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三亚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和《三亚市土壤环境保护方案》等文件,积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土地污染的监察力度,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多措并举打好净土保卫战。

在三亚各区不少社区、农村里,都可见到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身影,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引导市民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近年来,三亚加快补齐城乡垃圾、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短板,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编制并实施《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打造“无废机场”“无废景区”“无废酒店”“无废办公场所”等一系列“细胞工程”,通过试点形成建设标准和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域范围内的“无废城市”建设。

C

增绿添彩,构建绿色生态格局

“光头岭”长出了“新头发”。这对居住在抱坡村的村民来说,是件稀奇事。被村民称之为“光头岭”的,正是三亚市的抱坡岭,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抱坡岭就已经开始了采石作业,后来成为三亚最大的废弃矿坑,山体裸露面积达12.6万平方米,不仅影响城市的整体美感,还对村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2015年,抱坡岭被列为三亚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修复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综合运用V形槽种植、退台法覆绿与山体挂网喷播处理等方法,实现最佳的修复效果。”三亚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科山体修复现场负责人林维介绍,修复工作还充分遵循了植被生长与恢复的自然规律,采取将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色叶植物的应用,达到兼顾四季景观效果。

随着一株株树木的成功栽植,绿色,逐渐成为抱坡岭的主打色。站在山脚下向上遥望,目光所及,林木葱茏山花烂漫。驱车前往山顶,一路林木扶摇、花香袭人、虫鸣鸟叫。

抱坡岭的美丽蝶变,是三亚大手笔实施山体修复的代表作之一。“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三亚市完成3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其中25个山体采用工程措施生态修复,8个山体采用自然恢复,累计恢复治理面积达44.5万平方米。2020年按计划组织对已修复山体进行养护,确保复绿效果。

同时,三亚还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推动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结合植树节、海南义务植树月等契机,组织全市干部群众开展植树活动,并引导全民树立保护生态、履行植树义务的自觉意识。2016年至2020年,三亚累计完成造林8029亩,营造红树林589亩,在红树林保护区清退鱼塘1600余亩,成立了海南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在按程序推进公园各项建设。

保护和监管机制的完善,带来的是显著的成效。截至2020年11月,“三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9%,建有4个森林(湿地)公园和6个自然生态保护区。

D

注重长效,守护生态宜居环境

为守护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三亚谋划长效机制,建立生态保护体系,“十三五”期间,三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提出了三亚市“生态文明建设100条”,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推出15大类49项改革任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成效。

同时,三亚以“山水林田湖草”为基础,统筹推进和编制《三亚市总体规划》,实现了全市“多规合一”。大力开展生态六大专项整治和海岸带整治,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海洋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湾长制,构建了三亚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指标体系,试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为全面系统地推进三亚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今年8月,三亚成立了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我们邀请环保领域权威专家和学者,打造环保智库平台。”三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研究院的成立,为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为该市乃至海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政策咨询,提出对策措施,增强环境管理能力。

与此同时,三亚充分整合社会环境服务资源,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水污染物现场检查技术服务、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中心城区市政管网试点排查、入河排污口排查等一系列项目,有效缓解环境监管能力与环境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

此外,三亚多方位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结合三亚“无废城市”创建和“禁塑”等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把建设美丽三亚转化为市民自觉行动。

三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三亚还将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体制调整和人、财、物的划转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相互衔接、协调推进,为建设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本报三亚12月7日电)

截至目前

三亚市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分别为69%以上和813万立方米

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5%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为100%

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1.8%

“十三五”以来

三亚共推广新能源汽车4167辆,累计淘汰老旧柴油车738辆

累计完成4534家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工作

新闻推荐

医旅加速融合 三亚发展康养旅游正当时

市中医院医护人员正在为俄罗斯游客进行中医传统针灸治疗。本报记者袁永东摄太平国际医疗康养项目在建设中。本报记者刘琪...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