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区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钱”景好产业多点开花 村民致富路宽
本报记者张慧膑
结合本地实际,强化资源整合,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助力农户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的路子,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天涯区积极谋划产业发展,落实多项扶贫政策,产业帮扶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天涯区投入3955.09万元用于21个产业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回收成本金和收益共425.23万元,2020年人均收入达19267.68元,超过2016年全年的3倍。
红掌拨“金波”
冬日暖阳,天涯区抱前村红掌花基地里,花开正艳,抱前村红掌花基地工作人员廖蓉在基地里忙碌着,一朵朵美丽的红掌花,给她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廖蓉是基地附近的村民,之前靠四处打零工维持生活,没有固定的收入。抱前村红掌花基地建设后,2019年她来到基地务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个月2600元的工资,为家庭增加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每天的工作就是摘一些烂花、黄叶子,有时候打肥、浇浇水,不用像以前打零工一样到处跑。”廖蓉笑着说,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也没以前那么辛苦,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产业多点开花,提升“造血”功能。抱前村红掌花基地是天涯区因地制宜、精准把脉开方,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夯实根基的一个例证。该基地占地面积70亩,于2018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以“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运作,由抱前村集体整合土地,海南唐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种苗和日常管理,农户流转土地和务工参与。当地农户通过出租土地、务工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除支付村民地租以外,村委会每年还有20多万元的分红。
基地共吸纳附近农户16人务工,种植红掌16万株,产品主要销往广州等城市,预计年产值500万元,一片红掌产业拨起了“金波”。
养黑山羊致富
“这种产业市场前景好、收益稳定、回报率较高。”除了红掌花,同样位于抱前村的三亚高峰洪胜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给村民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自从养了牛羊后,收入都比以前多了很多。”说起合作社带来的收益,三亚高峰洪胜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彩丽脸上满是笑容,从普通农户变身合作社的负责人,掌管数百头羊的“钱”景。除掉给村民的分红,一年还有40万元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发生变化:盖起了楼房、开起了新车,银行账户的数字也不断增加,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农户以资金、种苗入股,不用自己养,就有分红……天涯区抱前村驻村第一书记戴洲介绍,合作社由区政府投资建成,政府按照每人3只羊的标准扶持农户购买黑山羊种苗,农户以扶贫种苗入股合作社,目前整个合作社帮助建档立卡户代养羊315头,涉及24户105人,每年为每个人分红1800元,每年分红约18.9万元。
种养结合,走出致富路,养殖黑山羊是天涯区让广大村民搭上致富奔小康快车的渠道之一。如今,以养殖产业项目为依托,以项目发展为引擎,天涯区养殖产业之花已开满在希望的田野上。
火龙果变“黄金果”
除了养殖合作社,天涯区的种植业也如火如荼。记者驱车来到台楼村,村道两旁,大片的火龙果基地一眼望不到头。如今的台楼村,种植火龙果发展旅游观光采摘产业已初具雏形,小小火龙果不仅富了村民,也美了村庄。
“以前没有工干,没有什么收入,现在在基地里务工,日子好多了。”得益于火龙果基地的建设发展,村民有了新的收入渠道。天涯区台楼村村民黄德芳就是其中一员,给火龙果施肥、拔草,到果子熟了就采摘,这些不需要太多技术的工种,一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这让和黄德芳一样的村民很满足。
火龙果基地是天涯区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思路,通过合作、奖励等方式,积极探索产业利益链接机制,采用“政府+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建立台楼火龙果基地,推动台楼村火龙果产业项目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目前,火龙果已成为台楼村发展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这项产业使台楼村实现了地租、工薪、分红和创业支持等多种收益,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已建成六罗燕窝果基地、台楼火龙果基地等,规模达1000余亩。其中政府累计投资约774.09万元,企业累计投资约4096.55万元,农户出资6.44万元。村民通过土地租赁累计增收约447.36万元、累计分红约353.16万元,累计带动395人到基地就业,共发放工资220万元。
据了解,下一步天涯区将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扶志扶智工程。创新举措、综合施策,促进贫困地区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增强脱贫户劳动致富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符文泽查看燕窝果长势。本报记者李学仕摄本报记者张慧膑种下“黄金果”,添香小康路。12月28日,冬日暖阳,走进天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