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区三公里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成忠:无论走多少公里 扎根乡村振兴的田洋
本报记者吴英印
春日里的崖州区三公里村田洋上,交错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山峦叠翠,田洋里溪水潺潺,细长的豆角迎风摆动,沉甸甸的紫茄笑弯了腰……“今年行情怎么样?”“价格比去年高多了!是个丰收年。”农户在地里,一边忙着采摘“希望”,一边不停地回答胡成忠。
胡成忠是三亚市政协办公室四级调研员、三公里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自2019年2月20日驻村后,两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近20倍,不少农户凭借科学种植技术走上致富路。
■守土要尽责
疫情防控不容半点疏忽
“你回去要居家监测14天,回来也要居家监测14天,总共要28天时间,不如就地过年算了。”2月8日上午,离春节还有几天,在三公里村委会里,胡成忠正给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打电话,倡议大家就地过年。电话那头是今年32岁,来自海南师范大学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齐殿东。
已经3年未回山东老家与父母过年的齐殿东原本计划今年回老家过年,但因疫情防控需要,他最终听从胡成忠的倡议“舍小家,顾大家”,选择就地过年。
“疫情防控不能有半点疏忽,要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建起群防群控基层防线……”早在1月31日,胡成忠获悉在广州打工的张燕娟返乡回到三公里村,立即让其居家隔离,免费为其做核酸检测,并让网格员每天上门为其测体温,了解是否有乏力、干咳、流涕、腹泻等症状。
■送知识下乡:
助力种植户走上致富路
“今年的芒果、槟榔收成如何?”“有50多万元。”走进三公里村种植户文亚杰的院子里,他正在打扫卫生,见状,胡成忠与队员也拿起扫帚加入其中,并聊了起来……
文亚杰约500平方米的庭院里,建有一幢400多平方米的两层半小洋楼,屋内各种时尚家具电器应有尽有,庭院周围种有金竹、不老松、三角梅、木瓜、莲雾等植物……这一切,都是文亚杰一家人凭借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所获得的。对于如今的好日子,今年47岁的文亚杰感触颇多——他虽然种植有20多亩芒果和17亩槟榔,但如果没有胡成忠等人带技术入村指导他科学种植,也难有这么好的收成。“很感谢工作队,让我的种植事业更上一层楼。”
从文亚杰家出来,胡成忠等人来到田洋上。地里,农户董岳威正在采摘豆角。“今年价格高,五六元一斤。”董岳威边摘豆角边和胡成忠聊起家常。去冬今春,董岳威种植了4亩豆角,已采摘5000多斤,收入有3万余元,后续还可采摘3000多斤。“胡队长带来不少种植技术,我们种植出来的豆角品质品相都很好,自然卖出好价钱,收入就高。”
■为民办实事
在基层展现大作为
在提升村民收入的同时,胡成忠不忘盘活村集体经济。自2019年2月20日驻村后,胡成忠便带领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两委”对村集体出租(发包)的土地进行调研,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委会通过和承包农户进行协商,调整租期和租金。截至2020年12月,全村共调整合同44份,土地发包租金收入从不足3万元,涨到每年56万元。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繁荣,是驻村工作队工作的重中之重。”胡成忠说,两年来,他走访了村里的角角落落,摸清了每一户群众家里的人口组成、经济状况、收入来源、社会保障等情况,还把党和政府在社会保障、农田直补等方面的惠民政策带给他们,并通过系列技能培训实现村民“志智”双提升,夯实村民致富基础。
如今,三公里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已到关键时刻,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坚定信念,常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久久为功的"恒心",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努力耕耘,走出一条宽敞的乡村振兴路,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胡成忠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庆山)春节期间,崖州湾大学城安置区一期项目建设不停工,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建设最快的两栋住宅楼即将封顶,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