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发现海南迄今面积最大古墓葬群省博物馆考古队:年代或为明代到清初时期
本报讯(记者符吉茂)近期,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四川三星堆又“上新”,充分印证了多元的中华文明,再次激起了“考古迷”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近日,海南考古工作也迎来了重大发现,在三亚崖州区拱北村“多坟山”发现一处古墓葬群,经海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初步判断,该古墓葬群年代大约在明代到清初时期,是海南省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古墓葬群。
目前,海南省博物馆考古队正在编制“多坟山”古墓葬群勘察报告,并按规定上报相关事项,以便推动考古挖掘工作开展。该古墓葬群的发现,对于研究崖州文化、民俗、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现场:
村民好奇围观发掘现场
“这有可能是明清时期戍边牺牲战士的古墓。”“很早以前,这里就是一个类似于现在的公墓,有人去世,大家都将故人埋葬在此。”“听祖辈说过这里以前有很多坟墓。”……4月26日,在拱北村“多坟山”古墓发掘现场,好奇的村民们众说纷纭。
记者在现场看到,被发现的古墓共有5处,一米多深,地上是耕地,村民种着玉米、香蕉、槟榔等。此次发现的古墓葬群位于拱北村“多坟山”旅游专列公交化项目征地范围内,已裸露出来的有五块地共40多座墓,面积有四五亩。现场已拉起警戒线,划定保护范围,并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在古墓的边缘位置,立着一个告示牌,内容为严禁无关人士进入,擅自挖掘、破坏及移动现场任何物品,违者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4月24日,海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初步判断,该古墓葬群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并指导当地政府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村民:
曾发现疑似明清瓷器
据拱北村民讲述,早闻此处坟墓众多,因此当地村民都称之为“多坟山”。“多坟山”原本是一座小山丘,在人民公社时期,村民开荒耕种,将此地平整。“多坟山”毗邻宁远河,宁远河发大水时,洪灾就殃及此地。每当洪水退去,村民们都会发现一些遗骨和类似“古董”的瓷器。“当时捡到一个碗,可能是明清时期的瓷器。”村民林先生说。
拱北村民林友儿是唯一一家在古墓附近建房的村民。其妻子回忆,当年建房时,曾发现几处坟墓。按照当地风俗,他们将故人的遗骨“请到”别处安放,祈求平安无事。而在运输土渣的过程中,有工人曾发现一小截玉镯,但当时当作破烂弃之。有村民分析,古墓用的古砖类似于千年崖州古城的青砖,因此,古墓葬群肯定有一定的历史年份。村民们认为,崖州是三亚的文脉所在,古墓葬群的发掘对研究挖掘崖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政府保护好古墓。
■专家:
或为明代清初古墓葬群
崖州区历史文化名镇管委会顾问何擎国介绍,经海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初步判断,古墓葬群属于明代到清初时间段,是迄今海南省发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墓葬群。从古墓葬群的外观看,初步判断为汉族人的古墓。
何擎国猜测,这里的坟墓经过洪水的冲刷后,大量的泥沙将坟墓掩埋,后来坟墓成为无主墓。目前,海南省博物馆考古队正在编制“多坟山”古墓葬群勘察报告。古墓葬群埋葬的是什么人,有什么陪葬品,需要进一步考古发掘,方能确定其考古研究价值。
新闻推荐
“亚沙馆”主创团队介绍设计布展理念 打造精品展览 讲好亚沙故事
3月27日上午,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重要文化项目——“亚沙馆”在三亚市康年酒店开馆。图为开馆仪式上,当地学生在演唱亚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