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 三亚市民该如何“刷脸”?
本报记者刘盈盈
今年的“五一”假期期间,三亚旅游市场“人气满满”。许多游客在乘车安检、入住酒店等过程中都有“刷脸”的经历,在“靠脸”吃饭已然“变现”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刷脸”:逛超市时“刷脸”存包、进景区时“刷脸”开闸、进家门时“刷脸”解锁……而人脸识别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人脸数据等个人隐私信息,也存在被过度分析和滥用的风险,数据安全不容忽视。
“人脸识别第一案”引发关注
4月9日15时,“人脸识别第一案”在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
该案件起源于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因不满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将年卡用户入园方式从指纹识别升级到人脸识别,以侵犯隐私权和服务合同违约为由,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
二审判决为:“维持一审判决第一项第二项,即判决野生动物世界赔偿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共计1038元,判决生效十日内履行;删除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二审新增判决:删除指纹识别信息,判决生效十日内履行;驳回郭兵的其他诉讼请求。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此案引发了公众热议,网友们在讨论科技发展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同时,大呼“我的脸我做主”。
市民如何认知人脸识别
当前,三亚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状况如何?市民又是如何看待这项技术的利弊?
记者近日来到旺毫超市(汽车总站店),看到许多人正在“人脸识别寄存柜”前存取随身物品,于是上前体验一番,亲身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方便很多,以前还得自己保管好小纸条,老担心会丢,现在啥也不用带着,一张脸就够了。”来购物的黄阿姨说。
关于寄存柜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是否存在数据被泄露的风险,记者致电了该寄存柜生产商进行了解,公司工作人员陈女士告诉记者,其公司生产的寄存柜收集人脸信息是一次性的,信息不会被保存下来。“如果只是采集个人的人脸信息,没有获得你的其他身份信息,隐私泄露风险并不大。”陈女士说。
在三亚工作近6年的小李告诉记者,他注意到近两年来三亚越来越多地方开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现在用到人脸识别的地方很多,像面包店、便利店可以人脸识别买单,我现在去健身房刷脸进去,设备也会显示我的名字——挺便利的,至于数据安全怎么保证,这个我感觉人脸识别只要数据不流通,比如健身房不把照片拿去刷饮料机,那就是安全的。”小李说。
“刷脸”时要注意什么
记者了解到,2020年11月1日,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远程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实施。据了解,该标准将推动我国人脸识别技术产业化发展,进一步丰富人脸识别技术体系。
那么在人脸识别技术正发展的今天,公众应如何更好地应用人脸识别、保护数据安全?
对此,有关部门的专家建议,相关平台在制定人脸识别安全规范的过程中,要将“人脸数据等生物特征信息”与“其他身份信息”实行完全隔离存储,避免二者相关联后发生批量化泄露;消费者在人脸信息录入时要在银行柜台、银行App或者云闪付App等安全环境下进行,不要在陌生网页或非安全App中进行人脸信息录入;对要使用人脸信息的各App的权限要注意区分,防止人脸信息被恶意获取;对于曾经上传过清晰身份证照片或同时上传人脸照片并填写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用户,专家建议,应在开启人脸验证的同时,尽可能选择多重验证方式,减轻单重人脸验证风险。
使用要有法律规范
而在网络上,许多网友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应当在法治的框架内。”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尚在制定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拥趸”。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彭桂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人脸识别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从法律角度看,它本身是中立的存在,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去操作。而法律的作用在于它规范了人对技术的使用方法,能让公众在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侵犯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盈盈通讯员陈俊锐谭婕)近日,市公安局吉阳分局河东派出所千里缉拿,成功破获1起诈骗案,抓获1名电信诈骗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