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珍: 当年的艰苦是一段美好记忆
■本报记者王宏通讯员吴运霞邱名广
尽管时光流逝,那一间间茅草房,一张张木板床,一个个苗圃园,一片片橡胶林……总是在林翠珍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她对那段在海南农垦的知青岁月始终难以忘怀。
“尽管知青生活很苦很累,但正是在艰苦环境中的淬炼,才塑造了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林翠珍说,当年她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海南农垦的建设,从未感到后悔和遗憾。
1968年1月,林翠珍和同伴唱着歌曲《到农村去,到边疆去》,乘坐一辆卡车来到原中建农场一队。随后,她被连队安排当胶工。在农场老胶工的帮助下,林翠珍很快掌握了割胶的技术要领。
在农场工作生活的日子里,每天凌晨两点半,林惠珍都会穿上工作服和胶鞋,头戴胶灯,腰系胶篓,肩挑胶桶,摸黑前往她负责割胶的“树位”,割完一棵胶树,匆匆忙忙又去割下一棵……
有一次,林翠珍头顶胶灯往前走,远远看见胶林深处,有蓝色的光在胶林里晃动,立即被吓得汗毛直竖,心想这是什么光,难道是遇见野兽了?想到这里,林翠珍感到非常害怕,她不顾一切转身往回跑,肩上挑着的一对空胶桶发出“砰砰”的响声。返回的路上,林翠珍遇到一位老胶工,于是她向老胶工讲述了自己的所见,老胶工听后哈哈大笑道:“其实那是牛栏里牛的眼睛。”这才让受到惊吓的林翠珍慢慢平静下来。
让林翠珍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抗击台风的经历。那是1973年9月的一个夜晚,林翠珍刚参加完“学习会”,连队的喇叭突然响了,通知大家强台风即将登陆,要做好抗风准备。那是林翠珍在农场第一次遇见强台风,凌晨2时,一阵特大的风呼啸而来,紧接着暴雨灌进林翠珍的房间里,床上的物品、桌上的书籍被吹得一片狼藉。这时,屋顶的几块瓦片被大风吹落,林翠珍感觉住房岌岌可危,立刻带着屋内另一女知青往外跑,她们刚跑出门,只听到后面传来“轰”的一声,瓦房被台风吹塌了。第二天,林翠珍顾不上自己昨天一夜未眠,跟着抢险队伍到胶林里抢险,扶植胶树,力争把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台风过后,林翠珍和其他知青向大山进军,开山劈岭,垦荒造梯田。按照任务要求,她从早干到晚,手磨起了血泡,一握锄头便疼痛难忍。好不容易捱到晚上9时,才听到收工的哨声。这时,林翠珍已是又累又饿,走起路来双腿都在颤抖。但连队干部还要求每个知青扛一根大木头回去。林翠珍扛着一根大木头,艰难地在陡峭的山路中行走,一路上被藤刺牵绊,她咬牙坚持着,没喊过一声累。回到连队时,林翠珍才发现肩膀已经肿得很高。
有一年,春节刚过,林翠珍打着背包步行到南吕农场的雷公滩开荒。在雷公滩,林翠珍整整半个多月住在山上、吃在山上。由于山上缺水,冬天的山沟水冰凉透骨,林翠珍只能用毛巾简单擦一把脸。砍几根树叉架起来,上面盖点茅草或是枝叶,这就是林翠珍住的“大棚”。在艰苦的环境中,林翠珍和其他知青苦干半个多月,终于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当望着远处一行行整齐的环山行时,林翠珍感到十分自豪。
忙完雷公滩的开荒,林翠珍又跟随农场知青组成“青年突击队”,开赴加来农场田洋区,参加治田大会战。当时,参加治田大会战的人数达到几万人,由于住所有限,林翠珍和其他知青只好借住在周边村民堆放肥料的房子里。从开工的第一天起,每天早上,林翠珍就要从临时床铺上爬起来,肩扛锄头、铁铲,挑着畚箕等劳动工具,踏着晨光,到几公里外的工地去干活。
平坦而辽阔的加来田洋望不到边,工地上红旗招展,广播里播放着当时流行的政治口号和革命歌曲,人山人海的大会战场面极为壮观。面对新的挑战,林翠珍暗下决心,一定要吃苦在前,按时完成每天的劳动任务。
林翠珍的劳动任务是把田洋原来小块的农田,用笔直整齐的沟渠分割成一块块的大农田,整个过程只有依靠手中的简单劳动工具,每挑一次土要走100多米,每天从早干到晚才收工。
几天后,治田指挥部为了保证任务的按时完成,同时也为了跟其他农场比赛劳动进度,决定把劳动时间延长到晚上9时。为了如期完成任务,林翠珍加班加点干活,每到晚上收工回到驻地,林翠珍的身子就像散架了一样。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战,治田大会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林翠珍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了连队。
美好的记忆似流水趟过,青春年华已不复回转,对林翠珍来说,正因为这段岁月特别的苦与“涩”,才更加值得怀念和珍惜。
(本报海口9月23日讯)
新闻推荐
“那时,我们借住在附近苗族村落人家的屋檐下,一下雨就四处漏水,晚上自然睡不成,只能坐着等到天亮。”在海南农垦博物馆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