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坤农场公司坤兴养猪合作社屯昌黑猪、走地鸡、大鹅等产品受热捧,月均营收6万多元 林下养殖有前景 抱团发展尝甜头
■本报记者卢雅楠
“国庆节期间客户对猪肉和鸡肉的需求量比平时高出了三分之一,新老客户纷纷找我拿货。”今年国庆节期间,中坤农场公司坤兴养猪合作社销售负责人陈麟瓒放弃了休假,一直在合作社里忙着核对客户订单、安排发货,眼看着合作社的原生态养殖产品越来越受市场认可,他心里格外高兴。
能够取得今天的业绩,得益于该合作社理事长陈学能的带头致富和社员们的抱团发展。8年前,陈才能带领8个社员建猪场、搭鸡棚、养大鹅,发展循环农业、林下养殖。如今,屯昌黑猪、走地鸡、大鹅都已成为该合作社的热销产品,生猪膘肥体壮、鸡鹅成群,合作社生意步入正轨,每月营收额达6万多元。
“我们要把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产品送到客户餐桌。”陈才能的底气来自从源头上对产品品质进行把控。
中坤农场公司坤兴养猪合作社坐落在自然环境优越的鸡咀岭山腰上,这里林木繁茂,山泉流淌,空气清新。“目前养猪场生猪存栏有150头,品种都是精选屯昌本地黑猪,养足9个月后出栏,猪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陈才能说,猪饮用的都是山泉水,喂食饲料并配合地瓜、菜叶等农家料,这样养出的猪保留了独特的风味。
“猪场建设了生态循环系统,养猪产生的粪便都进入了沼气池,完全不会污染山里的环境。”陈才能带领记者走进猪场,只见2000平方米的养殖场地划分了生产舍、保育舍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干净清洁,没有刺鼻气味。为了给生猪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管理人员每天打扫两次猪舍,每周进行安全消毒,猪粪便通过沼气池密封的厌氧发酵处理后,“变废为宝”,成了供给周边职工生活使用的沼气和浇灌四周槟榔树、橡胶树的有机肥料。
微风拂过,成片的槟榔树叶沙沙作响。槟榔林下3000多只本地鸡悠闲自在地踱步,毛色雪白的大鹅扑腾着翅膀追逐玩耍,充满生趣。
“与普通养殖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合作社饲养的鸡和鹅都是林下散养,它们吃的是掉落在地的槟榔花、野虫、玉米粒与谷类,配合适当的运动,出栏的鸡和鹅肉质肥瘦适中,更加鲜美有韧性。”陈麟瓒告诉记者,屯昌黑猪、鸡、鹅都是当地人十分喜爱的肉食,起初合作社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向亲朋好友推介来自大山里的美味,口口相传下,积累了不少客户。
最值得高兴的是,去年,在中坤农场公司的帮助下,该合作社的产品挂上了海南爱心扶贫网销售,这不仅是对农家产品的认可,也为合作社打开了更广阔的销路。“海南省公安厅、省气象局通过爱心扶贫网知道了我们的合作社,随后到实地现场考察了养殖情况,跟我们签下了每月定量供应1万元的产品订单。”陈麟瓒乐呵呵地说。
为了确保能把新鲜的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合作社接到订单后,再安排宰杀、洗净、进行真空包装,一周安排两次配送上门,保障了产地直供客户餐桌。“我们在保证品质的同时,价格也十分亲民。”陈麟瓒告诉记者,合作社目前已与省内多家企业洽谈了批量供货订单。有些在外地工作的客户也会通过线上下单,合作社再把产品通过物流寄到省外。
“搞养殖业很辛苦,除了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管理基地,还要配货、送货、谈合作,经常从早忙到晚,但事业是奋斗出来的,看到现在产品卖得这么好,一切付出都值得。”陈才能说,合作社现在的成绩是社员们一起努力的结果,社员们劳力入股,除了每月3000元工资外,年底还会根据当年的经营情况获得一笔可观的“分红”,更加激发了大家把产业发展好的信心。
“希望能辐射带动更多周边的贫困户和职工参与到合作社中来,带动他们一同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谈到下一步规划,陈才能早有了打算,他计划明年在海口设立产品供应点,优化服务和发货效率。同时继续拓宽销售渠道,为合作社产品注册商标,提升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本报海口10月14日讯)
新闻推荐
追踪1《“孩子太可怜了,救救他吧!”》 (详见本报9月24日11版) 小天佑已收到 4万余元捐款 医院计划于近日为其实施手术
□记者钟起的本报讯万宁6岁留守儿童天佑头皮溃烂病情严重,家庭贫困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本报关于此事的报道引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