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一中院适用认罪认罚制度审理一起典型环资类刑事案 男子涉嫌滥伐6.6亩林木受审
本报讯(记者肖瀚通讯员孙宛宛)10月18日,省一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王某才滥伐林木罪一案。据介绍,本案的审理是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与省检察院第一分院就环资类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制度开展的典型案例。省人大代表旁听庭审,近距离感受认罪认罚制度在环资类刑事案件的司法适用。
公诉机关指控,2018年11月中旬,被告人王某才以17000元的价格向李某购买了位于屯昌县某岭的马占相思树。随后,王某才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砍伐购买的马占相思树并出售。经鉴定:滥伐的林种为用材林,林木权属为私人所有,滥伐林木面积6.6亩,滥伐林木总蓄积量为42.0301立方米,出材量合计为28.5立方米。被告人王某才于2018年12月14日被屯昌县森林公安局通知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愿意接受处罚。在公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王某才在值班律师的见证下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王某才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滥伐林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提出具体量刑建议,该量刑建议以王某才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后及时补种林木并保证存活为前提。
庭审中,审判长告知被告人王某才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合议庭对王某才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了审查。
据悉,认罪认罚制度是2018年10月26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罪认罚制度的适用有利于及时有效惩罚犯罪,落实宽严相济,促进司法公正。
新闻推荐
本报屯城10月15日电(记者谢凯特约记者邓积钊通讯员林小丹)门诊大楼即将封顶、占地约1800平方米的住院楼正进行建设土地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