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农场公司通过市场化定价换签合同,3家采石场年租赁费上涨至171万元 强管理 增效益 厚“家底”
“历时小半年,终于签了!”近日,中建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庆安高兴地告诉记者,公司原来的3家采石场承租合同年租赁费较低,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多方协调,成功换签合同,使年租赁费上涨至171万元。此举不仅为公司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也意味着农场公司市场化转型之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多次上门协商、想方设法化解矛盾、多方协调工作……回忆起这次采石场的合同换签工作,中建农场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庄永健用一句话形容:“漫漫谈判路,苦辣酸甜咸。”
今年初,中建农场公司注意到,其旗下3家采石场的承包合同即将到期,而屯昌县政府批给这3家采石场的采矿许可证均未到期。考虑到近年来海口关停了不少非法采石场,中建的3家采石场将面临资源增值的机遇。为此,该公司在得到海垦集团对采石场换签合同批复后,邀请有资质的专业评估公司对采石场的租赁费重新进行市场化定价,然后有序推进3家采石场土地续租工作。
“现在的租赁费比原先高出太多,承租方起初不肯续签。”庄永健介绍,为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中建农场公司多次上会讨论工作方案,徐庆安更是亲自带队与承租方进行多次谈判。那段时间,工作人员长时间奔走多地协商,反复探讨合同细节。最终,通过一趟又一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做工作”,承租方被中建农场公司的决心打动了,意识到合同换签是双方共赢的唯一途径,决定依法依规换签合同。
像这样把旧资产变成新财富,在中建农场公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近年来,该公司在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调查摸底、分类处置的方式,对公司全部“家底”进行登记造册,多措并举盘活低效、无效资产,带来数百万元收益,解决了公司转型发展过程中“成长的烦恼”。
徐庆安告诉记者,公司转型发展初期,新培育的产业正在起步阶段,效益还未显现。然而,农场过去积累下来的闲置、低效资产及历史遗留问题,仍需要转企改制后的农场公司去解决。此时,公司必须精打细算过日子,合理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把闲置的土地、厂房、设备有效利用起来,让“包袱”变成财富。
“守住国有资产,促进保值增值。”中建农场公司总经理廖海龙表示,农场公司已经完成转企改制工作,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市场化运作资产的方式。公司的敬老院、屠宰场、木工厂、招待所等资产的发包租赁程序,均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进行公开招投标。资产的发包价格按市场定价,充分考虑折旧费、管理费和利润叠加的综合值。
廖海龙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中建农场公司有一所职工大礼堂,可容纳200人开展会议或举办文艺演出。近几年,由于农场公司深化改革,不断压缩管理机构、精简人员,而且社会管理职能移交地方政府后,大礼堂的使用次数已相对较少。于是,该公司决定按一天租金1000元的标准,把大礼堂对外招租,即使是职工群众也要有偿使用。该公司以实际行动在职工群众中树立市场化发展意识,实现农场公司“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职工变股东”的体制机制转变。
中建农场公司以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多措并举深挖内部资源。针对已租赁发包多年,但承租面积与实际不符的资产,邀请有资质的测量队进行实地测量,重新签订租赁合同;针对已租赁发包的资产,但没有按时缴交租金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追缴力度。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今年加大清收处置力度,重拳出击向“老赖”亮剑,成功追回一笔拖欠5年的租金,共计70万元。
“要摸清家底,更要管好家当。”徐庆安说,该公司将继续以盘活资产为抓手,按照做优增量、调整存量的双重任务要求,深入推进资产盘活工作,确保每项资产都以效益最大化运营。
(本报海口12月10日讯)
新闻推荐
屯国自然资让告字〔2020〕4号经屯昌县人民政府批准,屯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以挂牌方式出让1幅地块的国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