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农场职工学文化知识,与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 “英姐”:长桥队是我人生的母腹
近日,记者见到陈菊英,她戴着眼镜,背着小挎包,衣着简朴。50年过去,岁月在陈菊英身上留下痕迹,帽子底下藏不住满头白发。现年73岁的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小姑娘,但她仍是长桥队老老少少口中的“英姐”。
城里姑娘下农场
“1965年高中毕业,当时的很多学生去了半农半读的学校就读。3年之后毕业,我正好赶上了"上山下乡"。”陈菊英回忆。1968年9月,22岁的海口姑娘陈菊英简单收拾行李,带上父亲给的皮箱,独自一人被分配到屯昌县国营中建农场长桥队2班,开始了她的知青生活。
长桥队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生产队,还有几户黎族和汉族人。长桥队分为上村和下村,中间隔着一片橡胶林,大家都住着茅草房。进入知青生活状态的陈菊英与大家很快打成一片,一起种水稻、割胶以及开荒。对于从未做过农活的陈菊英来说,这些工作很辛苦,但她从未误工。每次用扁担挑两箩筐稻谷爬坡时,她锲而不舍地跟在最后面;有时干活回来还要自己捡柴生火做午饭,经常是午饭还没煮好,开工时间就到了;冬天插秧时,深水区水位没过大腿,人被冻得像个木头;一条6元钱的毛毯,陪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
除了要克服艰苦的环境条件,适应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陈菊英还要解决语言不通的障碍。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只要会说苗语的人,都成了陈菊英的苗语老师。三个月以后,陈菊英已经能够用苗语与他人进行对话,渐渐地融入了长桥队。“我们给她取了个昵称叫"英姐",男女老少都这么称呼她,这样比较亲切。”现年82岁、原2班班长陈日才说。
夜校“教师”日夜忙
1969年4月长桥队更名为“八连”。1970年,党支部号召大家一起去砍木料,盖了一间100-200平方米的夜校。陈菊英负责教大家普通话、写汉字、传达上级最新指示,“八连”开始正儿八经地学文化。“那时全员都要参加夜校,70多岁的老人也去,有的还背着孩子去学习。”陈菊英说,大家都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每学会一句普通话,都会哈哈大笑,学习热情高涨。
“这是英姐在夜校教我学文化。”今年3月23日,曾是“八连”“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苗族女子蒋春安拿出珍藏多年的相册,看着照片激动地说。照片里的蒋春安只有10多岁。
当时的兵团流行一句话:两个六点半,中午不休息,晚上加一班。在不耽误农活的情况下,每天晚上的8点-10点,要么是上夜校学文化,要么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排练演出节目。
渐渐地,“八连”“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从在连队里表演节目到“走出去”表演。经常步行到附近的乡镇演出,有时晚上才回到“八连”,正赶上第二天开工。
在“八连”的6年知青生活里,陈菊英回家的次数不超过5次。“那时候过年都有假期,和爸妈说好过年回家,但有时碰上宣传队要去周边的农场演出,就回不成了。”陈菊英说。
“英姐是自家人”
如今,陈日才、蒋春安等人的普通话已经很流利了。但这些年来,每次陈菊英回到中建农场公司八队(原“八连”),还是习惯用苗语和他们交流。
“陈菊英任职海南省农垦总局原党委副书记时,每次到中建出差都会去到看望同期的伙伴。”中建农场公司总经理廖海龙告诉记者,她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般,无需通过干部联系,而是直接奔到各家各户,拉家常。
2017年年底,陈菊英和其余几位知青回到八队,给全队的老人都带了小礼物,并邀请他们出去吃饭。“她一回来到队里,我们看到她都很感动,忍不住想哭。”此时的蒋春安眼眶红了,泪珠在打转,她连忙用手遮掩。
尽管陈菊英调离八队许多年,但一直与八队的人们保持联络,老一辈会到海口看望陈菊英,年轻一辈也都认识陈菊英。
陈菊英在文章《我和长桥队》中,这样描述长桥队对她的意义:“在长桥村6年,尽管我们的生活艰苦,劳动辛苦,但我们过得充实,我们的生活充满大爱、充满阳光。长桥队,是我人生的母腹,她供给我丰富的营养,遗传给我优良的基因,使我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挡风挡雨,学会谦卑,淡泊名利,懂得感恩。”(本报海口4月8日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蒙职宇通讯员陈晓萍)屯昌法院近日召开“以案为鉴,筑牢防线”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