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屯昌屯城司法所赢得好口碑再添双荣誉
近日,屯昌县屯城司法所所长许环友深有感慨地告诉记者,“司法行政一线的工作没有捷径,靠的就是腿快、嘴勤。”在他眼里,基层司法工作要做到变“群众找上门”为“家门口服务”,群众的好口碑就是衡量工作成绩的标准。
2016年以来,许环友带领全所工作人员先后调处各种矛盾纠纷380余件,纠纷受理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为当事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没有因一件民间纠纷引起群体性上访、群体性械斗或民转刑案件发生;强化社区矫正工作,常年保持零脱管率。
在司法部日前召开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表彰大会上,屯城司法所荣获“全国先进司法所”,许环友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称号,这是屯城司法所继2018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后再添双荣誉。
坚持“勤、快、早”一线工作法
屯城司法所所辖区域是屯昌县政治、经济中心,下辖29个村(居)委会、121个自然村、243个村民小组。
2015年12月,许环友被任命为屯城司法所所长。作为所长,许环友深刻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除了一如既往马不停蹄地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还要想着如何调动所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实发挥好基层所的一线维稳作用。
“事情再小不推诿,时间再晚不迟去,工作再多不耽误。”司法助理吴盛荣告诉记者,在许环友以身作则的带动下,屯城司法所坚持“勤、快、早”一线工作法,对每位来访群众,都做到热情招待,认真办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纠纷受理率达100%。
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一辆摩托车,一个或两个工作人员,风雨无阻赶往现场。在许环友看来,这是基层司法所的标配。矛盾纠纷在哪里,调解阵地就在哪里。有时候在群众家里,有时候在田间地头,有时候在社区……曾经一次的调解场所竟在一垃圾清理厂。
今年3月底,河南籍外来务工人员王某来电,称他在为大洞村委会垃圾清理厂内某公司拉货时摔伤,讨要医疗费无果,现正在拉货现场跟该公司协商。许环友带队赶到现场问清缘由。原来王某在帮忙该公司卸货过程中摔伤,导致右脚踝粉碎性骨折,住院花费了近3万元,王某与该公司因医药费赔偿事宜引发矛盾纠纷。
许环友了解到,因王某住院期间,该公司负责人并未及时到医院探望,所以王某因为对方的态度而生气;另一方面,该公司因担心王某因医疗费纠缠不清。通过许环友耐心细致地调解,双方慢慢解开心结,该起纠纷得以调处成功。
“如果遇到我们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司法所,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过来,及时稳定事态局面。”提到屯城司法所,新建社区包点组长莫少玲竖起大拇指点赞到。
记者了解到,屯城镇辖区内总人口98036人,像这样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每年近100起。“就像一个可移动的调解室,群众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不管是在哪里调解,最终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许环友表示。
“一帮一”结对子上门帮教
“不仅调解矛盾纠纷要到群众家门口,社区矫正工作更需要上门家访,面对面帮教。”许环友介绍说,因辖区位于屯昌中心城区,社矫人数最多,现有社矫人员40人。在他的带领下,2名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对社矫人员实施分类管理,因人施教,特别是对未满18岁的社矫人员,采取“一帮一”结对子上门帮教。
“能重返校园,我很开心,感谢你们的关心和教育,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这是辖区内一名未成年社矫人员崔某在入矫5个月后对屯城司法所社矫专职工作人员何仕鹏说的话。
17岁的崔某因年少无知参与了两次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逮捕,并在今年1月份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获刑后,崔某也被原来就读的学校开除。
了解情况后,许环友安排何仕鹏“一帮一”结对子帮教崔某。初次接触崔某时,何仕鹏很担心崔某是否因受到双重打击而心智失常,便请来专业人员对崔某进行一次心理测评。在充分了解崔某的心理状况后,何仕鹏决定对崔某进行个案跟踪,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竭力挽救这个孩子。
为了帮助崔某重返校园,何仕鹏在定时安排崔某参加教育学习的同时,还多次上门家访,对他进行就学指导,并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为崔某介绍接受学习教育渠道,以免他落下功课。如今的崔某已不再是一蹶不振的“犯错了的孩子”,他跟同龄人一样充满了朝气,变得乐观自信。
“大家都说,许环友的这个"一帮一"结对子帮教方法,对提高社矫监管质量很管用。”何仕鹏说,当看到自己的帮教对象慢慢转变时,再苦再累都觉得开心。
现如今,辖区40名社矫人员在屯城司法所宽严并济、因人施教的管理下,社矫人员逐渐放下戒心,切身感受到日常监管人性化的一面,更好地服从司法所管理,实现了无一脱管漏管的良好局面。
新闻推荐
屯昌法院学习全省法院新时代队伍建设工作培训班精神 提升干警整体素能
本报讯(记者蒙职宇通讯员黄略展)5月14日,屯昌法院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2019年全省法院新时代队伍建设工作培训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