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印迹渐消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洲如昨燕归来
文\海南日报记者谢凯于伟慧
大洲岛枕海而生,如一叶扁舟漂浮于南海之上,古沉船、南飞雁,天蓝、水清、沙滩白。
大洲岛国家级海洋自然生态保护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为海南岛沿海离岸最大的岛屿,也是中国金丝燕唯一常年栖息地,1990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海洋自然保护区——海南万宁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是海岛生态、金丝燕及其生存环境、岛屿周围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
过度索取
大洲岛上,山岩陡峭,岩体受海水不断冲刷风化,形成大量岩石裂缝和孔隙,金丝燕在此生存栖息,筑巢搭窝。大洲岛因而有“燕窝岛”的别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得大洲岛成为天然的避风良港。“长期以来,附近的渔民靠海而生,在渔业旺季时,岛上最多能有一两千人的捕捞队伍,五六百艘的渔船,在此捕捞作业。”大洲岛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崔敏说,人类的过度活动,导致大洲岛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人民公社曾将大洲岛特产的金丝燕燕窝的采摘权以抽签的方式轮流安排给全村9个生产队。长期的过度采摘,加上人类捕捞活动的干扰,让金丝燕群锐减,几近灭绝。
由于人类的过度索取、破坏,大洲岛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死去的滨海植物带、不见踪影的珊瑚、远去的金丝燕燕群……
拆除违建
2013年和2014年,环保部在对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卫星监测时,发现万宁大洲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违规建筑众多,要求彻底改善大洲岛的生态环境。
为保护好大洲岛生态环境,有关部门和万宁市政府于2015年开始采取措施对大洲岛进行集中整治。此次生态修复整治行动中,首先迁出岛上的暂住户和海水养殖户,禁止非法岛上旅游,拆除岛上违建。
大洲岛在陆域整治方面,岛上超百户渔民歇脚的简易棚户和部分水泥房屋被拆除。清理沙滩海漂垃圾、建筑废渣约8000立方米,并运离海岛至陆地指定场所进行处理,同时对遭到破坏的沙滩进行修复养护,沿海岸种植景观植物,海滩整治面积达上万平方米。
2015年9月23日,万宁市政府与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印发了《万宁市大洲岛保护区内违建物拆除实施方案》,并于当年12月31日完成大洲岛上131户、375间,共7630平方米的违建物拆除,全面恢复大洲岛原有生态面貌和景观。
今年9月25日,海南日报记者在大洲岛实地采访时看到,经过5年持续不断的整治,岛上自然植被恢复良好,古木葱郁,海水湛蓝,沙滩上的垃圾基本不见踪影,海底珊瑚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崔敏说,海岛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克服重重阻力,做那么多的工作,就是希望把人类对大洲岛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真正把大洲岛原本的生态环境恢复起来,保存下来。
大量人员的聚集对岛内生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此护岛6年多的大洲岛保护区驻岛保护站站长钟昌芬说:“6年前,我第一次上岛工作时,很少能看到金丝燕,现在清晨和傍晚,金丝燕都会从保护站上方飞过,就是因为人少了。”
停采燕窝
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专业博士刘国琪认为,历史上人类过度采集燕窝,人员高密度聚集等对金丝燕种群造成极大影响,由于无序滥采燕窝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导致大洲岛金丝燕种群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急剧下降,到80年代末期仅有不到10巢。从保护金丝燕的角度来看,尽可能减少人员活动干扰,严格禁止燕窝盗采,拆除岛上违法搭建的附属设施是必要的。
刘国琪认为,得益于大洲岛的整治工作,近些年来,金丝燕种群的生存条件得以改善,其生存环境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金丝燕种群数量在极少的情况下,保持了数量的稳定,据不完全统计,金丝燕数量目前稳定在30只左右。
为了顺利完成拆迁清理工作,从2015年5月份万宁启动对大洲岛违建摸底调查开始,相关部门便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对违建物进行评估,对村民的建筑依照规定和评估价格进行补偿,确保渔民生活不受影响。在后续发展上,政府部门也规划了码头和产业让渔民安居发展。
多年的教育和劝导,渔民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之前大洲岛鱼类多,风浪小,离岸近。为求生存,渔民们都在岛上搭建简易棚居住、作业。”新群村的渔民刘民跃说,现在,大家都知道这里是保护区,渐渐地也就不再过来了。
岛上的人类活动逐渐“退场”,换回了大洲岛海水清、生态绿、燕归来的景象。
新闻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万宁市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