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进入课堂被“翻转”的美术课堂
■本报记者袁宇
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观看老师制作的主题微视频,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里的具体学习任务和要求动手实践,课堂氛围轻松有序;老师则成为“观众”,引导课堂节奏、观察学生表现、收集疑问,以便在下一节课时答疑解惑。
以上场景近期出现在万宁中学一场翻转课堂美术教学公开课中。什么是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有什么不同?
学生“唱主角”,课堂更精彩
日前,一场翻转课堂美术教学公开课在万宁中学高一6班举行,施琼英中学美术卓越教师工作室学员、海口第四中学美术教师陈萍带来了自己精心准备的黎族剪纸课程。
课前调研发现,学生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剪纸。如何在两个课时里让全班学生掌握剪纸制作技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陈萍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很好。按照陈萍的布置,第一节课先由学生“唱主角”,根据她精心准备的素材自主学习、实践,第二节课再由她进行针对性讲解。
“感觉学习起来很轻松,课堂氛围也很好。两节课下来,我就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方法,还制作了自己的剪纸作品。”万宁中学高一6班学生王思语高兴地说。
“这也是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它比传统课堂更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陈萍说,第二节课上,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第一节课中制作的剪纸作业,针对学生们的疑惑,全班学生一起出谋划策进行解决,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能较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为了讲好此次公开课,陈萍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她从课程背景、剪纸工具使用、剪纸技法等多个方面制作了教学视频,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学习运用阳刻、阴刻、阴阳刻等技法。
此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也获得了很多参加公开课的美术教师的认可。海口第七中学美术教师施琼英表示,此次公开课不仅有趣,也有海南特色,通过微视频直观地把民俗、风光等本土美术资源带进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初步达成了教学目标,是一次较为成功的翻转课堂展示。
国外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研究
据介绍,翻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教学组织上实现了教学内容传授和教学管理的逆序创新。
“简单来说,翻转课堂就是把传统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颠倒过来,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施琼英说,翻转课堂传入中国后,在不少学科的教学中应用得如火如荼,却很少有美术学科的影子。此外,由于多学科同时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学生很难完成美术学科这类非中考科目的课前自学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局限性。
为此,自2017年起,施琼英中学美术卓越教师工作室开始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本土化,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校在线草根翻转课堂”,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施琼英说,“在校在线草根翻转课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在学校教室里用正常授课时间进行翻转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在校在线草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熟。“一般来说,两个课时能达成的新模式教学目标,传统课堂则需要三到四个课时。”施琼英说,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学生创作效率也很高,“借助技术手段提前准备,可以在几分钟内展示原先需要半个小时的示范过程,大大缩短课堂示范时间。综合来看,课堂学习效率也有所提升。”
缓解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海南日报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施琼英中学美术卓越教师工作室此次在万宁举行的教学公开课吸引了不少教师参加。
“通过这个新的模式,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万宁中学教师杨师忠认为,这种翻转课堂更像是沉浸体验式教学课堂,“学生既能直观地看到,又能在实践中领悟。”
业内人士表示,“在校在线草根翻转课堂”的一大亮点就是具备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未来也有助于偏远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从而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周春花表示,“在校在线草根翻转课堂”对硬件要求不高,课程素材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共享,“对一些偏远地区来说,能够通过借用这些优质教育资源,解决专业教师缺乏的难题,培养、提升本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施琼英表示,施琼英中学美术卓越教师工作室下一步将把该教学模式的推广作为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工作室的种子教师进行辐射引领,推广“在线在校草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未来我们还将尝试把该模式延伸到其他科目,力争让更多师生受益。”
新闻推荐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公共文化资源下沉,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文化万宁”彰显城市魅力
位于万宁市长丰镇边肚村的凤凰太阳河书屋。本版图片由阮琛摄万宁石梅湾凤凰九里书屋环境优美。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在万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