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万宁贫困村民朱充德勤劳肯干,苦学养殖技术脱贫后不忘乡亲“养鹅达人”奔富路上“向天歌”

海南日报 2019-06-22 07:26

■本报记者袁宇

“我先带鹅群去吃一顿丰盛晚餐,晚上9点多给它们备好了"夜宵"再回家。”6月19日晚,今年46岁的万宁市礼纪镇贡举村脱贫村民朱充德乐呵呵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他觉得现在的生活比以前要充实得多,最重要的是收入也比以前高得多。

在贡举村,朱充德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一方面是他的鹅确实养得好,鹅肉鲜美,另一方面是他苦学养鹅技术、从贫困户蝶变为致富带头人的故事激励人心。”贡举村党支部书记曾祥艳说。

“5月下旬这批鹅里有200只能出栏,现在行情不错,卖鹅的钱留着下半年我家女娃升高中时使用。”看着眼前成群觅食的鹅群,有些驼背的朱充德回忆起以前的困苦生活笑着说道,那时候是真的穷,2015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前,连一家子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当时朱充德家中共4口人,82岁的老母亲身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女儿也在上学,而他本人因身体驼背做不了重活,家庭收入全靠夫妻俩种水稻和打临时工,平时连给女儿买件新衣服都舍不得。

“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生活改善很多,我也一下子松懈了,有了"等靠要"的想法,觉得日子能过得下去了。”朱充德坦诚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就是懒病犯了,想着有人来帮。如果没有后来的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也绝对没有他现在的生活。

“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里讲得很好,有脱贫政策,也有典型故事,还有产业经。”朱充德说,几乎每场节目他都会观看,节目中很多和他一样的贫困兄弟用自己的双手挣了钱,对他的触动很大,“我当时想到自家的困苦生活,就下决心要改变,别人都能做得到,我肯定也没有问题。”

朱充德选择养鹅作为自己的事业。“2017年养了第一批鹅100只。那是第一次养这么多鹅,因为技术不过关,还损失了不少。”回忆起第一次养鹅时的情景,朱充德现在仍显得有些懊悔,“主要是鹅苗期没有看护好,小鹅生病后就死了。”

知道自己的养鹅技术弱,朱充德便加倍地用心去学。“电视夜校节目、镇里的养殖技术培训等,我都去了。技术员下乡时还拉他们到鹅栏里现场请教。”朱充德乐呵呵地说。

养鹅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自决心把鹅养好,朱充德每天早上5点多天未亮便起床为鹅准备“早餐”,每天晚上10点多为鹅备好了“夜宵”才回家,每逢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鹅栏。然而朱充德却并不觉得累,用他的话来说,“生活不仅充实得多,也有了意义”。

付出终会有收获。2017年,朱充德养的第一批鹅给他带来了6000多元收入,当年他还应聘上了护林员,每个月还领了1000元的工资。到了当年年底,朱充德成功脱下“贫帽”。

“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心里踏实。”脱贫鼓舞了朱充德的致富信心,同时他心里也明白,政府的帮扶是雪中送炭,想要致富,还得靠自己的双手。2018年上半年,他再次购买了100只鹅苗进行养殖,同时也主动到大的养殖场学习管理经验。一批鹅养下来,存活率达到了90%。

“这个成绩在村里是相当好的了,也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曾祥艳说,2018年5月,朱充德开始带领10户未脱贫贫困户一起养鹅,“一共饲养了600只鹅,出栏率也相当高。这批鹅的收入加上其他政策的扶持,这10户贫困户也在当年底成功脱贫。”

“我养鹅的秘诀就是勤劳,只有勤劳才能养好鹅。”朱充德笑着说,他的鹅既圈养又放养,鹅群既吃草也吃玉米等饲料,晚上还吃一顿“夜宵”,“这样鹅长得好,肉也香,才能把价格卖得好。”

如今,朱充德每批次养鹅的规模已经达到400只,同时他还利用林下空间养了160只鸡。“一批鹅4个月能出栏,1只鹅能卖200多元,200只鹅就能有4万多元的收入,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朱充德笑着说,他的脱贫之路现在已经走完了,接下来要走致富路。如果村民愿意和他一起养鹅,他也会教他们养殖技术,大家一起致富。

(本报万城6月21日电)

新闻推荐

万宁警方成功处置一起打架斗殴事件 2名为首涉事人员被刑拘

本报讯(记者郭彦杨晓晖通讯员卓琳植)记者6月16日从万宁市公安局获悉,近日,万宁市公安局成功处置一起打架斗殴事件。目前,参与...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