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医院从瓦房变成高楼 找他看病的孩子长大成人 83岁的他仍坐诊一线 像他54年不变的信仰医志不渝万宁老医生郭仁庄:看着生命被救治,病人好,医生就好

南国都市报 2019-07-15 07:52

郭仁庄与老伴郭仁庄闲暇时喜欢看书郭仁庄到病房巡诊退休23年之后,郭仁庄还是每天坐在诊室里,一个上午接诊二三十位病号。许多病人从儿时就找郭仁庄看病,在他们的记忆里,郭医生似乎一直坐在那里,看到他,就像看到了病愈的希望。

刚退休时,不少私立医院开出上万元的月薪聘请郭仁庄,他不为所动,只拿着1000元的返聘工资。有人说他傻,说他越老越糊涂,郭仁庄急了,说自己老虽老,看病却从没有误过诊,留下来,只为了能够继续在一线,发挥老医生的价值。

“学了一辈子医,就这么回家养老,对病人、对自己都是一种浪费。”岁月带走了曾经浓密的黑发,只留下几缕银丝,郭仁庄却还是像年轻时一样,仔细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别上那枚闪亮的党徽,端正地坐在诊室里,一次又一次,白袍裹身,手到病除。

南国都市报记者贺立樊/文

敖坤蒙美顺贺立樊/图

(04-05版)

一上午时间纹丝不动

接诊20多位病人

每周一和周五,83岁的郭仁庄都在万宁市人民医院肝病专科全天坐诊,余下三天,他在内科坐诊,还要到病房巡诊。6月28日,又一个周五,郭仁庄来到肝病专科的诊室,许多病人与他是老相识,几乎从小就来给郭仁庄这里看病。

“郭医生是全科医生,不仅懂肝病、心血管疾病,外科内科,就连中医都是行家。”40多岁的病人陈宇,自己给郭仁庄“从小看到大”。

虽然自己是返聘医生,但郭仁庄依然整整齐齐地穿好白大褂,蓝色的医用口罩一直挂在脸上,镜片背后的那双眼睛,诚恳又亲切。

在病人面前,他更像一位倾听者,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听完病症描述,郭仁庄反复确认病人的疼痛部位,“坐着疼不疼?”“站着疼不疼?”还让病人伸出左手,轻轻按压腹部,“这样疼不疼?”了解完病情,他抽出一张检查单,划去其中一项,嘱咐病人“做这两项检查就行了,不用花冤枉钱”。

整个上午,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医生都没离开过座位,接诊了20多位病人,忙得来不及喝口水。最后一位病人离开后,他依然没有起身,继续埋头伏在案上,不停地写着什么。

那是一叠数百张的检查单,整齐地摆在桌上,每一张单子上都仔细注明了不同的检查内容,却没有病人的名字。“根据不同的病情,提前写好检查单,不浪费病人的时间,问完病情,选出合适的单子,填了名字马上就能去做检查。”在从医50多年的岁月里,凡事为病人着想,是这位老医生从未敢忘记的初心。

老医生54年行医不断

把治病救人当使命

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郭仁庄来自万宁一个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后,郭仁庄有了求学的机会,一举考入湖南医科大学(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65年,大学毕业的郭仁庄留在当地医院任职。这位技术较全面的年轻人在工作12年之后,即将升为院领导。可这时,他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回老家万宁。

“当时回家探亲,发现万宁的医疗条件有限,很多病人没能得到及时救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养他的故土,注定无法被他抛弃。1977年,郭仁庄回到当时候的万宁县人民医院(今万宁市人民医院),在瓦房改造的诊室里,担任一名全科医生。

“那时,医院里的大学生并不多。”现年75岁的卢全富,当时是医院的一名行政人员,安排宿舍时,他与郭仁庄成了邻居,“他教大家中西医结合治疗,这在当时还是比较新鲜的方法。”

与郭仁庄同批来到医院的还有几位年轻大学生,几年之后,只剩下郭仁庄一人。

如果当初没有离开医学院,郭仁庄有机会拥有更广阔的未来前景。可他却放弃了这一些,放不下故乡的他,想利用自己的医学技能,为家乡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进步。1996年退休之后,郭仁庄婉拒私立医院月薪万元的邀请,接受万宁市人民医院返聘,拿着1000元的工资继续给病人看病。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告诉同为医生的儿子郭毅,看病就是使命,医生不能把金钱放在心上,病人的健康,才是医生的心之所向。

新闻推荐

万宁东澳镇“6.14”寻衅滋事案最新进展10名犯罪嫌疑人均已投案自首

南国都市报7月12日讯(记者陈康通讯员王雷)记者从万宁市公安局获悉,今年6月14日,万宁市东澳镇有两伙人因口角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