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回眸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习霁鸿
为了稳定金融物价,1942年,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以下简称琼崖东北区政府)发行了约20万元的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1元代用券兑换光洋1元,在根据地与光洋一样流通使用。这是共产党人在琼崖地区最早发行的一种货币。
代用券面额1元,版面呈长方形,正面的四角各印有一个“壹”字,左右边沿有麦穗花纹。上端居中印有“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10个字,票面中央是人民正在田间劳动的图案,下端印有“凭券在琼崖区兑换国币”10个小字及“民国三十一年印行”8个小字。图案一侧印着“壹圆”两个大字,另一侧则是琼崖特委书记、琼崖独立总队总队长、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主席冯白驹的签名。
代用券背面正中印有椰树风光和船舶,图案下边印有拉丁文“ONEYUAN”,意思是“壹元”,左侧印有“1”字,嵌在梅花图案中,右侧印有冯白驹的头像,四周用波浪形线边围绕。
据了解,这种代用券是由琼崖东北区政府民政科长吴乾鹏设计的,他将图案刻上木板后,交给其他科室印刷。为了躲避敌军,琼崖东北区政府专门买了一条木帆船,白天把船藏在琼山演丰海边的红树林里,晚上就把船开到海边,在船上印刷代用券。
受战争和交通影响,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主要在文昌、琼山地区流通。1942年下半年,日军加紧“扫荡”琼文地区,实行“三光”政策,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因无法继续印刷而停止发行。
虽然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流通范围有限,使用时间也很短暂,却不可否认它曾对抵制日军掠夺琼崖人民财产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很多群众还一直保存着琼崖东北区政府代用券,在海南解放后再用来兑换成人民币。(本报海口4月3日讯)
新闻推荐
本报文城4月2日电(记者李佳飞特约记者黄良策)海南日报记者4月1日从文昌市民政局获悉,文昌市日前发布相关通告,明确严禁组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