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楼紫菜自然的恩赐 大海的味道
文\海南日报记者李佳飞通讯员王先伟
开栏的话
天赐净土,南溟奇甸,万物滋长,生生不息。
四面环海的岛屿生态系统,清澈洁净的热带海洋环境,海南岛拥有了丰富的物种,出产了独特的风物,滋养了一方的生民。
好山好水出好物。琼州风物,不仅有其生长的背景,也有岛民使用和开发它们的故事,于是它们不再只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更被赋予了商品属性。
自贸港语境下的海南岛,应当有,也必将有更多好物与海内外友人分享。因此,海南日报《海南周刊》今起推出“海南好物”栏目,展现更多“最海南”的美好风物。
看火箭发射,来文昌龙楼,一定要尝一尝这里的海鲜。龙楼,这个因拥有我国唯一滨海航天发射场而名扬世界的航天小镇,不仅风景秀丽,美食也相当地道。
海胆、海白、龙虾、鲍鱼,并称为“龙楼四宝”的海鲜大餐,其美味自是不用多说,没吃过,那算是白来了一趟龙楼。
当然,除了“龙楼四宝”,这里还有一道大自然恩赐的美食,带着大海的气息和甜美,让品尝过的人念念不忘,它便是当地人熟悉却鲜为外人所知的“龙楼第五宝”——紫菜。
好生态出好味道
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文昌市龙楼镇三面环海,沿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矗立着被誉为“琼东第一峰”的铜鼓岭,山海相拥,碧波环绕。良好的生态环境,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人们常说的“龙楼紫菜”,通常特指山脚海边岩石上纯野生的紫菜,而非人工养殖的。在龙楼小镇上的餐馆吃饭,每每点到“紫菜汤”时,店主常会问上一句:“是要龙楼紫菜?还是一般的紫菜呢?”外地游客不明就里,往往糊里糊涂就应了一句:“一般的紫菜汤喽!”当地人却要斟酌一下,如果邀请的是尊贵客人,就会提醒店家:“一定要龙楼紫菜哦!”是的,在龙楼人的眼里,龙楼紫菜可非一般的紫菜能比。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品一品就知道了。
12月3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文昌市龙楼镇红海村委会下辖的陈立村,村民林方焕正准备把新鲜采摘晒干的紫菜装袋,看见来客,毫不犹豫捏起一片紫菜,递到记者手中,催促道:“直接放嘴里尝尝味道!我们龙楼的紫菜是可以生吃的!”
果然,待一片晒干的紫菜入口,清脆鲜甜的滋味立刻激活舌尖上的味蕾,唇齿间弥漫的咸香,仿佛在传递大海的气息。
“是不是甜的?”林方焕颇为自豪地问。
当地人珍惜这种纯天然的鲜甜滋味,都说这是大自然最好的恩赐。每年农历十月一过,紫菜生长繁茂的时节,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就会来到海边,攀上崎岖陡峭的山岩,寻找山间干净的海域,在那些浸泡着海水的石块上,采撷大海的馈赠。
不同的海域,生长的紫菜也是不同的。“海水越干净透明的地方,紫菜的颜色往往越深,口感和品质也就越好。”林方焕说,野生紫菜有红色的,有紫色的,也有黑色的,从他采摘20多年的经验来看,黑色的紫菜是最好吃的。
好儿郎搏击风浪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生活在海边的龙楼人来说,出海捕鱼和采摘紫菜,是许多人家维持生计的重要收入来源。然而,外人往往无法想象,这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经历的风险。龙楼紫菜,背后凝结的是龙楼人的智慧和勇敢。
林方焕告诉记者,想要采刮紫菜,凌晨四五点就要起床了,因为这是开始退潮的时间。当海水退去,浸泡在海中的岩石裸露,人们才有机会刮取到长在上面的紫菜。在这之前,他得用绳索一头拴在大石头上,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小心翼翼地攀援在陡峭湿滑的岩石上。如果一不小心被风浪击中,或是脚下打滑,掉进海里,会有生命危险。
在一些陡峭的地方,为保安全,村民常常两人结成一组,一个在上面拉绳子,另一个下到深处刮紫菜,看到浪来了,一声大喊,拉绳子的人就会拼命地把下面的同伴拉到高处。
不得不说,刮紫菜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体力活。尽管刮菜人都会选择潮退的时间,但海面上并没有风平浪静。一阵海风吹来,腾起四米高的海浪朝岩石扑来,刮菜人迅速拉紧绳索,攀援到高处安全地带,待浪后退,再回到原位继续。毎次刮菜的时间不到4分钟,下一波海浪又袭来了。就这样,一直在与风浪抗衡,坚持到早上9点,来来回回已经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没有足够的体力绝对是不行的。
刮紫菜的工具,大多都是铝合金的银色小碗,村民们自己动手改造而成。据说以前是用老椰子壳,刮一早上紫菜,能磨坏四五个椰壳。
刮到的紫菜,村民们就近用海水冲洗第一遍。然后拿回家再用井水洗干净,拣去紫菜上的螺壳等杂物。这时,差不多也到中午了,赶上日头,抓紧铺开藤席,将湿哒哒的紫菜晒干。如果没有晒干,紫菜会腐烂,那就前功尽弃了。
今年55岁的林方焕,采刮紫菜的活干了20多年。当地像他一样忙于刮紫菜的,大多都是30岁到50多岁的青壮年男子。“年纪太小或太大,都不行,女人也不行,体力跟不上,太危险。”林方焕说。
好味道终为人知
龙楼人向外来游客推荐美食的时候,往往只说“龙楼四宝”,龙楼紫菜很少提及,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它太珍贵了。且不说采刮紫菜多么艰辛,正宗龙楼紫菜的量也是极少的。
一般而言,每年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农历十月后至春节前,才有野生紫菜生长,并且,只有铜鼓岭山脚、石头公园附近一片不大的礁石上,才能够采摘到。当地人采收后,都是自然晒干,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所以,自然存储的时间通常也就半个月左右。过了这段时间,就只能等来年采收的季节了。
龙楼人爱吃紫菜,但吃法倒很简单,有的直接生吃,有的煮汤,或者仅用热水泡开,任何调味料都不用加,那也是一碗鲜甜的滋味,妙不可言。
当然,也有颇为讲究的吃法,譬如紫菜鸡汤:先熬一锅鸡汤端上桌,记得千万不要把紫菜放进大碗汤里,要用小碗先各盛一碗热热的鸡汤,然后把干的紫菜分成小块,每人一块,再各自把手里的紫菜烫进自己的小碗里。鸡汤的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高了会烫“死”紫菜的鲜美,低了又烫不透那份香气。
也许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吧,虽然龙楼紫菜不被当地人宣扬,但不知何时,其美名已不胫而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寻到铜鼓岭脚下的小渔村里,求购当地野生紫菜,龙楼紫菜的价格一下翻了数十倍。
“原来5毛钱一片,现在最低都能卖到5块钱,甚至10多块钱一片。”林方焕说,如今,他一天能采大约200片,一天收入就有1000多块,到春节,估计能收益两三万,这是他以前没有想到的。
本版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李佳飞摄
新闻推荐
本报文城11月29日电(记者李佳飞通讯员苏明远)日前,文昌市委组织部与中国银行文昌支行签署“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