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科技特派员行政村全覆盖
上接A01版
推动包括百香果高垄垂帘种植模式、百香果深加工等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举措的落地。
抛开生硬拗口的专业术语,黄叶军以接地气的语言和方式,手把手地传授知识技术给村民,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目前,毛道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整合土地扩建连片基地至120亩,共带动农户134户。
“听黄书记介绍,今后百香果亩产还有望达到8000斤,这可真算是给咱们栽下了一棵棵"摇钱树"。”黄朝宁说,如今村民们纷纷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基地统一种植百香果,致富的步子更大了,信心也越来越足。
完善科技兴农制度
打通“最后一公里”
类似于毛道村的故事,几乎每天都会在五指山市的各个村庄上演。
“受地理条件限制,我们的农业发展只能走"小而精"的路子,要想实现"高效农业",必须靠科技助力。”在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长罗新增看来,生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能有效完成“造血式”的精准帮扶。
沿琼乐高速驱车来到五指山市番阳镇番阳村,沿途农田里生长的一片片翠绿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这不是普通的叶子,而是雪茄烟叶,每亩产值可达1.8万元至2.5万元。”五指山勇毅雪茄庄园有限公司负责人宋云亮于2017年开始尝试在番阳村试验种植雪茄烟叶,因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被纳入科技特派员的队伍。
除了定期组织村民参加培训,宋云亮还会不时邀请来自海口雪茄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外援专家团”下到田间地头,为大家讲授烟草栽培、病虫害防治、烟叶采集和雪茄调制的技术要点。“还有博士生导师来给我们上课呢。”番阳村坤步村民小组村民卢玉胶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专家根据不同岗位为他们进行系统培训,这也让他们朝职业烟农的方向不断迈进。
让博导来给农民上课?看似“用上了牛刀”,反映出的正是五指山市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
翻开五指山市创新型县(市)建设文件目录,17项制度资料汇编整齐罗列,从科技特派员选派、科技成果转换利用、知识产权奖励到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搭建,均作了标准化要求,使得该项工作的推进全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除了制度创新,我们还对科技特派员队伍进行了结构创新,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束缚,吸纳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返乡大学毕业生等在内的多领域人才,甚至还聘请了来自福建、台湾等地的专家团队。”五指山市副市长肖彤斌介绍。
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确保科技成果落在实处
一批批进乡入村的科技特派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被乡亲们亲切地唤作“茶博士”“雪茄教授”“果书记”……也催生出一处处“茶叶之乡”“雪茄小镇”“百香果之村”。
“我们希望能依托科技特派员的力量,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农民工、本土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等人员的培训,发挥其科技"二传手"的作用,使其逐步成长为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罗新增介绍,该市为每名科技特派员提供2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确立一个项目至少培育1到2个致富带头人、带动3到5户农户的工作目标,项目完成后还将进行验收、现场会评比,确保科技成果真真正正落在实处。
与此同时,五指山鼓励科技特派员以技术、资金等方式入股,创办领办农业科技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形成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
今年4月16日,五指山市首个院士工作站——五指山大叶种茶科学研究所陈宗懋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将从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助推五指山茶产业新发展,也意味着为整个茶叶产业链条涂上了“润滑剂”。
在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看来,五指山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推动各类要素综合集成,通过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科技难题,提升农民脱贫增收的能力,探索出一条科技强促进农业强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新路径。
(本报五指山11月24日电)
新闻推荐
气温逐日上升早晚稍有些凉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陈王凤)22日起琼岛气温逐日上升,但早晚气温会微凉,小伙伴们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