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概览篇荒莽峻岭本无路踏平天险通坦途筑路何其苦,平均每1.34公里就有1人牺牲

南国都市报 2019-12-18 08:19

海榆中线贯穿琼岛南北。视频截图修建大边桥王小畅翻拍修路历史照片省交通运输厅供图修路历史照片王小畅翻拍扫码鸟瞰海榆中线。视频来源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开栏语

65年前的12月18日,一条穿越海南岛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正式通车,它就是海榆中线。作为新中国建立之初修建的三条上等级干线公路之一,海榆中线的建设不仅为海南的交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积累了宝贵的现代化公路建设经验。当年那群参建者中,有不少人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栋梁。今天,我们一起展开这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中寻找推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精神力量。

在海榆中线琼中段,有一个“红棉啸春”的地方,它的名字叫牙挽桥,是一座长度仅为13.7米的小桥。它没有现代大桥的宏伟,但它有着傲人的“年纪”,桥龄65年。

小桥两端,有四棵高耸的木棉树,每到木棉花盛开的时节,小桥被笼罩在一片红色的花海中,从桥上经过的人们或许会根本没注意过这座桥,但木棉花的艳丽一定让其难忘。

“这四棵大树应该和桥同龄,听说是修桥时栽种的。”牙挽桥的养护负责人说,以前沿线的每座桥两端,都栽种了木棉。

65年前,海榆中线的修建难度现代人可能已难于想象,可以说它是用鲜血铸就的大道,平均每1.34公里就有一名修路战士或民工牺牲。那是一种怎样的信仰、怎样的精神力量,让建设者们不怕辛苦、不怕牺牲,为共和国建设光明大道,为后人留下“红棉啸春”的美景。

万名战士行军南下

横渡海峡来琼修路

1952年8月,为响应党中央“巩固国防、建设海南”的号召,解放军公路一师、二师等部队近万名指战员挥师南下,与全岛10万余民工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筑路大会战,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战天斗地、披荆斩棘,历时两年时间,建成了海南解放后第一条上等级干线公路——海榆中线公路,打通了海南岛南北交通大动脉。

2019年6月22日,在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北京总部,多名参与建设海榆中线的老人,为我们揭开了当年建设海榆中线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我们接到去海南修路的命令后,从桂林行军,大家走了将近一个月才抵达湛江海安。”91岁老人崔云回忆。

那时,战士们长途跋涉上千公里后,还需要乘船渡过琼州海峡。这段渡海的过程,可没有现在的顺畅,不仅要防范着国民党军机不时的袭扰,还得克服乘小船的不适。

“我们前往海南坐的是一艘小木船,在海上吐得真是要命呀。”当年是部队医院的护士刘绛雪说。

施工条件极简陋吃住用自给自足

那年秋天,海榆中线公路开工,先后有11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和农民工参与建设。那时海南岛的生活条件、自然条件以及施工条件都很困难。

“部队搭建营房的用料得自己找,木材要进山砍,茅草要上山割,床铺、桌子及凳子也得自己制作。”今年91岁的戚国政老人是当时水利三师的工程参谋。

戚国政介绍,那时施工没有推土机、平地机、挖掘机、铲车及自卸汽车等设备,主要施工工具就是十字镐、铁锹、扁担和土簸箕等。除了十字镐和铁锹是从广州运过来的外,其他所有工具都是战士们就地取材,用竹子制作的。

施工条件简陋,只是战士们要克服的困难之一。五指山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台风、洪水常来袭,随处可见的旱蚂蟥和蛇,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修路者来说是巨大威胁。同时,恶性疟疾高发。在生活上,当时最缺的是蔬菜,吃的大都是罐头食品。“前半年没什么新鲜蔬菜吃。半年后,自己栽种的蔬菜可以供应了,伙食才得以改善一点。”老人肖伟斌回忆。

重重困难面前

对工程质量一丝不苟

在艰难的环境面前,这群筑路者没有退缩,他们斗志昂扬、动力十足,发出“要让高山低头、让河流让路”的口号。

“当时,我们觉得接受这个任务很光荣,大家都非常努力,争取按时、保质完成工程计划。”93岁老人鞠杰,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当年参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他参与了海榆中线东山大桥的设计建造。

“东山大桥是我参与的第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项目,当时以苏联标准进行建设。”鞠杰称,那时的施工设备十分简陋,连混凝土的拌和机都没有,基本上都是靠人力完成。

鞠杰的老伴金平方当年是东山大桥的试验员,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负责混凝土的配比试验。

“有些工人偷懒,为了搅拌省力,会偷偷加水。”金平方说,遇到这种情况,她会与工人据理力争,一定要按试验要求的配比进行添加。“一定要保证质量,万一桥梁垮了,我们怎么向后代交代。”

从这群海榆中线建设者身上,能看到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要求和视质量如命的追求。

记者在中交一公局档案馆查阅东山大桥设计图时,被绘制者的技艺所惊叹。这些手工绘制的设计图,如同用电脑制作的一般,当时人们工作作风的严谨、专业令人钦佩。

在海榆中线的建设中,还诞生了不少发明创造。“我现在还记得,有一名战士发明了"活钩倒土法",获得了表彰。”戚国政称,那时搬运土方得靠战士们肩挑,清倒时还要弯腰下蹲,体力消耗很大,“活钩倒土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战士们只要松开扣子就完成了倒土,减轻劳动强度,也提高了效率。

正是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在困难面前不打折扣、精益求精的精神,自1954年12月18日海榆中线通车至今,已经过去65年,在海榆中线上仍有多座当年修建的桥梁仍在使用,如南阶桥、草好桥、通什大桥等,现在还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年在桥梁两端栽种下的木棉树,如今在牙挽桥依旧繁花似锦……

(南国都市报记者王小畅通讯员潘彤彤黄华杰)

新闻推荐

五指山交警检查客运车辆超员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详细检查车辆安全设备

五指山交警加强客运车辆管控本报讯(记者杨春梅通讯员王世勋)12月6日,五指山交警结合“路长制”工作,在辖区设立临时检查点检...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