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眼中的港口变迁一腔热爱诉嬗变
20世纪80年代航行海南至广州航线的“红棉”号客轮。郭萃 翻拍1990年的海口新港,是琼州海峡客运轮渡的要港。郭萃 翻拍
文\海南日报记者郭萃
“一跃跻身,集装箱年百万标箱全国大港行列,经营指标年年刷新、快速成长。宏伟目标指日可待,海口港建成"两个中心""亿吨大港"。亲吻着浪花、放飞着梦想,未来的竞争在海洋。”
一首诗歌写出了海口港口的成长历程,也流露出年近八旬的老港口人杨一兵倾注了36年的心血,看着港口和航运的不断壮大和完善,宛若看着一个孩子长大成人。
1969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水运经济计划与组织专业的杨一兵,在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上海分局工作了14年,1984年,时年40岁的杨一兵离开上海,来到海口港改革办担任副主任一职。
当问及为什么会来海南,杨一兵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对港口和航运工作的热爱。这一热爱,就是30多载。
忆往昔
百废待兴扬帆启航
对于四面环海的海南岛来说,自古就离不开船,同样也离不开港。
回忆起刚来海南时的过海情景,杨一兵仍记忆犹新。早上从广州坐车,用了一天的时间到达徐闻,“那时船舶数量很少,到了晚上就没有船了,远远能望得见海口却过不来,因此必须得在海安住一晚才能过海。”第二天一早,杨一兵从海安乘船前往海口,“得坐四五个小时才能到,早上出发到海口已经是快下午了。”杨一兵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当时就感觉来趟海南真是不容易,坐船太不方便了!”
然而,杨一兵的过海体验并不是最糟糕的,相对于曾经的小木船、机帆船时代,琼州海峡过海体验已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海口港于1858年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876年正式对外开放。1950年5月海南港口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1952年底,交通部投资92万元重建海口港,修复秀英栈桥码头,新建了2个500吨级重力式泊位,年通过能力15万吨。1959年海口港新建3个200吨级西驳运码头,1964年再建2个500吨级泊位的东驳运码头,年通过能力15万吨。
虽然重建了海口港,但是对于客运和货运来说,过海条件依然十分恶劣。杨一兵说,那阵的秀英港差不多是一个“三无港口”,没有码头泊位、没有仓库囤货、没有装卸机械。
“刚解放时过海乘坐的是小木船,前进需要靠人工划船,后来逐渐开始使用机帆船。”杨一兵解释,所谓机帆船就是将拖拉机上的机器拆下来安装在木船上,使其产生动力。“虽然仍是木板船,但也解放了人工劳动力。”杨一兵说道,“船上是没有座位的,大家都把草席铺在地上席地而坐。”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逐步用钢质轮渡船取代了木帆船。虽然条件有点改善,但毕竟船舶规模小,没有抗风能力,因此琼州海峡风力只要超过四级就得停航。“海上风力本来就大,因此轮渡经常处于停航状态,来了海南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杨一兵打趣道。
海南的轮渡航运发生大的变化是从改革开放开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海南港口掀起大规模建设高潮,1973-1978年,海口港自筹资金建西驳运轮渡码头,扩建3个3000吨级泊位码头,年通过能力50万吨。海口新港也于1974年动工兴建,1980年全面竣工投产,港口建成300吨至400吨级客、货、车轮渡泊位6个。
看今朝
百舸争渡乘风破浪
港口规模不断扩大,杨一兵来到海南时,海口港已建成4个30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65万吨。1985年海口港又动工兴建2个5000吨级泊位,1986年底竣工投产,新增年吞吐量55万吨。
虽然1986年秀英港修建成功了5000吨级泊位,但万吨级别的轮船依然无法进入到港口。怎么办?职工们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将船停泊在锚地,港口所有员工一起出动,开着驳船到锚地将大船上的货物卸下来,而后大船才能开进港口泊位停泊。
“比如说一艘万吨级的船,我们就先卸载2000吨。”杨一兵说,轮船卸重后吃水变浅,再趁着涨潮的机会一举开入港口。
驳船卸载全靠人力。每次锚地卸货,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全都自愿去义务劳动。“踩着软梯爬上有数层楼高的轮船卸货时,害怕得腿都发抖。进船舱铲煤炭时,4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脸上的汗水和煤灰混在一起,出来都认不得大家分别是谁了。”杨一兵开玩笑说道,而后长叹一口气,“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对当时那种场景深有感触,非常苦。”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省港口重点工程建设速度加快。1990年3月海口港2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工程建设投入施工。海口新港扩建千吨级汽车、客运泊位工程施工也在进行之中。
船舶条件也越来越好,除了车辆装载量越来越多,抗风能力也可以达到六级,到了21世纪初,开始出现抗风能力达到8级的大船。
2004年,杨一兵退休后并没有离开工作岗位,而是在海南交通运输协会从事《海南省志(交通志)》的编纂工作,在此期间,杨一兵依旧奔波在航运一线。
目前1950年至1990年的第一部分已经发行,1990年至2010年第二部分于2019年编写完成待发行。
峥嵘岁月,时光如白驹过隙。
“如今坐船过琼州海峡可是舒服多啦!”杨一兵告诉记者,虽然这几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坐船次数少了,但是还是感受到了渡海的变化。“船舶安全平稳,过海速度也快。”
舒适的座椅、宽敞的空间,图书角、咖啡厅、电影院一应俱全……杨一兵曾经站在“六连岭”号轮船上的甲板上,心中充满喜悦和自豪之情。
“这是一艘1万多吨的船,就算是8级风出海也没问题。”杨一兵告诉记者,自2011年起海口的船开始了大规模的更新换代。其中,2013年引进了“五指山”号、“尖峰岭”号等6艘巨轮,2014年又引进了“海棠湾”号、“六连岭”号等3艘巨轮。
2013年3月,海口港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项目工程开工建设。2015年12月25日上午,海口举行新海港区开港暨新海港二期开工仪式,标志着新海港正式开港运行。
“现在在港区都是机械作业,这也使得货物装卸效率越来越高,集装箱吞吐量越来越大。”2018年海口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84万标箱。
如今,琼州海峡过海更是有了新变化。
船笛鸣响,白浪翻腾,9月26日14时,满载旅客和车辆的“尖峰岭”号客滚轮从海口市新海港出发,驶向琼州海峡对面新启用的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徐闻港。船舶航线从“Z”字形改为直线,航程从24海里缩短至12海里,全程用时只需一个多小时。
“襁褓里的孩子终于长大了,我也老了。”杨一兵感慨道,倾注了大半辈子的心血,一路走过来,看着港口的变迁,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希望有机会能够感受下航线缩短后的过海新变化。”
新闻推荐
本报五指山9月13日电(记者谢凯特约记者刘钊)9月13日上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第三批)集中开工仪式五指山分会场活动在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