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以来,海南日报派出多路记者赴基层采访,刊发新闻报道35篇、图片60多张记录发展变迁 感受春之律动
2019年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年。新春伊始,琼州大地处处生机勃勃。各地干部群众挥洒汗水、奔跑追梦,以一刻也不耽误的紧迫感奋力开创新局面。1月22日以来,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关注新年开启之际海南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市场供应、旅游接待等方面的新变化,共刊发新闻报道35篇、图片60多张。
这一系列报道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蓬勃向上的海南。今天,本报刊发5篇记者采访手记,呈现今年春节前后记者在基层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
东部
一座文明城市的多维感知
■本报记者丁平
有时候,救人的黄金时间只有短短一两分钟,稍有耽搁,可能就是生死之差。
2月6日(正月初二),两名游客在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落水,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鑫没来得及脱掉衣服就跳下海救人。王鑫及时出手,最终一名游客获救,另一名游客自救成功。
王鑫下海救人,手机进水报废,手臂多处被划伤。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水性不好,但救人要紧。”
我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一个细节——王鑫救人后,因水性不好,回不了岸。琼海市公安局协警卢传峰赶到,将他拉上岸。
2017年11月,琼海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今年新春伊始,来琼海旅游的王鑫、琼海市公安局的协警卢传峰,共同向我们展示了一座文明城市的底蕴。
来琼海旅游的游客很多,而琼海最美的风景是人。近两年在琼海采访,我见证过太多感人的时刻:琼海会山镇加略小学教师李少萍在大山深处坚守三尺讲台18年,上课时是老师,下课后是照顾孩子的“保姆”;琼海市民王波近10年来救起落水者四五十人,救人后总是悄悄离开……这些凡人善举,温暖人心。
琼海的文明,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好事”,还有更丰富的层次。
这座城市的文明,表现在自觉的市民修养。琼海嘉积镇道路中间护栏很矮,只有40厘米左右,却很少看到有人图一时之便“跨栏”过马路。
这座城市的文明,表现在包容的城市特质。在琼海,无论您是讲方言的琼海人,还是讲普通话的“候鸟”,都可以找到归属感。
这座城市的文明,还表现在当地有关部门的为民意识。近年来,琼海有关部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下大力气整治。比如,对嘉积城区新民街、溪头街、嘉祥街等9条街道进行立面改造,注入琼海文化元素,让人居环境更有“家园味”。
城市充满文明的气息,市民和游客就会在一个个不经意间感受到善意与暖意。
(本报嘉积2月19日电)
西部
寻找农村发展新动向
■本报记者张惠宁
新春走基层,希望能写出新意,写出一些春天的味道,按照这样的标准去找新闻线索。作为驻站东方的海南日报记者,我很快将报道目标锁定为东方市三家镇的农村电商平台——助村公社。
一是因为之前就听说三家镇的农村电商发展得红红火火,但百度了一下,相关的报道并不多。二是从全省来看,以电商为抓手探索建立更为高效的农产品运销体系,也是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
2月12日(正月初八)下午,我从八所镇驱车30多公里来到三家镇乐安村采访。成立于该村的助村公社从帮农户打造乐安鸡品牌和网上销售鸡起步,发展成为三家镇的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如今又发展乡村游。目前,助村公社在乐安村建起了乡村体验营,为城里来的游客提供了一个吃饭休闲的场所,同时乡村游线路串起附近的农产品种植基地,也带动了农产品销售。
乐安村长大的几位年轻人,敢想敢干、不怕失败,最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创业并带动村民致富,这种精神很可贵!
2月13日,报道《东方“助村公社”:游客来了,农村就活了》在海南日报客户端和海南日报刊发后,反响很好。报道见报后的第二天,东方市市长邓敏在三家镇调研时特地去助村公社实地了解情况,并现场要求分管副市长组织市工科信局、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单位研究解决乐安村及周边农村地区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市长询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市委、市政府提供哪方面的支持,2019年,我们向着暖暖的幸福出发。”助村公社社长、返乡创业大学生吉昌超说。
2019年,向着暖暖的幸福出发!这是助村公社的心愿,也是所有东方人的心愿。
希望助村公社能坚守初心,努力干、大胆闯,做好平台服务,助推农村发展,带领农民踏上幸福路。
(本报八所2月19日电)
北部
少了鞭炮声年味依旧浓
■本报记者计思佳
什么是年味?也许是贴在门上红彤彤的对联,也许是海口人的那道斋菜煲,也许是家人团聚时的欢声笑语——总之,年味是一种喜庆的氛围,是对新生活的期待。今年春节,海口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烟花爆竹管控的工作要求,严格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虽然鞭炮声少了,但海口的年味通过其他方式呈现出来。
今年春节假期,海口创下了历史纪录——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四,空气质量连续15天保持一级优。作为一名记者,我见证了从政府到民间为守住“春节蓝”付出的努力。
印象中,海口市民对民俗有着自己的坚守。进入腊月,大街小巷就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声。除夕夜晚上,各家各户鞭炮齐鸣。如果住在城中村,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早上都会被鞭炮声吵醒。但今年春节,不少市民接受采访时说,放鞭炮的少了,街道干净了。
“禁燃”工作能得到群众的理解,离不开海口有关部门下的一番绣花功夫。
2月4日除夕当天,海口市四套班子值班领导放弃休息,组成5个巡查组,深入该市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实地巡查。从白天到晚上,我跟着巡查组走访了海口市中山街道、和平南街道、万绿园、假日海滩等地。一路上,看到不少行驶中的警车开着喇叭宣传“禁燃”。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发放烟花爆竹“禁燃”倡议书,耐心解释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还给一些庙宇送去了电子鞭炮。
堵疏结合,才能得到市民对“禁燃”工作的支持——巡查中,海口市美兰区区长周健的汇报令我印象深刻。他提到,为引导市民处置已购买又不能燃放的烟花爆竹,美兰区建立了烟花爆竹退货登记申请机制,在各小区张贴告示,告知市民如何申请退货。
大数据监管平台更是成为今年海口烟花爆竹管控的“利器”。除夕夜23时许,巡查组来到海口市民游客中心,12345智慧联动平台大屏幕上显示着各点位的实时监控画面,全城“禁燃”情况一目了然。当白沙门公园一带出现一处烟火亮光时,工作人员立即通过对讲机调度公安、城管、街道办的执勤人员赶赴现场处理。
虽然少了烟花爆竹声,但今年海口的年味更浓。到骑楼老街听琼剧、公仔戏;到省图书馆观赏“福”字石刻拓印;在市民游客中心参观艺术生活展;走进湿地公园,感受生态之美……今年春节假期,海口的景区景点喜庆热闹,各种文体活动精彩纷呈,让市民游客过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年。
少一份“烟味”,多一份“清新”。这样的过节方式展现了海口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新追求,展现了海口的新文明、新风尚。
(本报海口2月19日讯)
中部
善谋善为不负好春光
■本报记者曾毓慧
今年春节前后,我采写了3篇新春走基层报道,3个新闻故事,人物虽各不同,但均是“人勤春来早”的主题。
第一篇《“脱贫茶”飘香茶农致富忙》,讲述的是白沙黎族自治县五里路有机茶园产业扶贫见成效的故事。第二篇《修渠备耕不误农时》,讲述了白沙福妥村驻村第一书记邢福顺带领党员与群众抢修水利干渠备春耕的故事。第三篇《“体育+旅游”白沙“动起来”》,讲述了白沙蓄势打造“文体山城”,春节假期吸引国家女子拳击队、中国橄榄球协会青年队等“国字号”队伍来琼训练备战奥运会的故事。
一年之计在于春。干事创业踩准时序、抓住时机、用好时光十分重要。符小芳带领贫困村民种出的春茶品质好,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水利工程是农业的“血脉”,在春耕前修好水渠,今年农业发展就有了基础;白沙相关部门通过完善设施、建立工作机制,在打造“文体山城”方面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今年内该县将承办多场国家级赛事。
2019年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年,各项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客观地说,海南省中部山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等市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农村基础弱、脱贫任务重,城乡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必须以一刻也不懈怠、一天也不耽误的紧迫感,抢抓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机遇,努力拼搏,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今年春节前后,我在白沙各乡镇采访时看到,新春伊始,该县干部群众正积极谋划推进今年的工作,确保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白沙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在走基层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只有更加勤勉努力,才能采写出更多接地气的报道,记录中部山区的发展变迁,不负好春光。
(本报牙叉2月19日电)
南部
新年,向着希望出发
■本报记者徐慧玲
新年,孕育着新的希望。
2月3日(腊月二十九)中午,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脱贫村民苏龙辉刚从市场卖完青瓜回家。凌晨5时从家中出发,来回坐车颠簸近两小时,苏龙辉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倦意。
2017年,苏龙辉母亲因病去世,其妻子被诊断患有妊娠滋养细胞病,治疗花费颇多,他们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家里就我一个劳动力,我必须努力。”苏龙辉说。种青瓜、菠萝蜜、芒果,养黑猪,学技术……去年,在农田里、山坡上、猪圈里、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观看点等处都有苏龙辉忙碌的身影。
心怀希望、奋力追梦,才能收获幸福。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扶下,加上自身的努力,去年底苏龙辉一家成功脱贫。“扩大瓜菜种植面积,再把家里的房屋修缮一下……”苏龙辉说,新的一年,他有了新目标。
苏龙辉的新年希望是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于三亚市千余名交警来说,他们的新年愿望就是为市民游客营造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今年春节黄金周,三亚全市共接待游客99.65万人次,三亚千警弃假,全力保障市民游客安全有序出行。采访中,三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崖州大队教导员冯成虎告诉我,他已经20多年没有跟家人一起吃过年夜饭了;还有一名交警苦笑着说,连续好几个月早出晚归,孩子都已跟他不亲近了……即便如此,他们仍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做好每天的工作,让三亚交通成功通过春节黄金周“大考”。
因为心中有希望,步履就不会停歇。无论是脱贫村民还是三亚千余名交警,他们都在用行动证明:无论是成就事业还是追逐幸福,始于希望,成于实干。(本报三亚2月19日电)
编导:刘冀冀
摄像:袁琛
苏晓杰袁宇
剪辑:韦茂金
包装:周达延
深读融媒工作室出品
新闻推荐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陈王凤)30日,琼岛阳光明媚,可是一点都不热,春节期间也基本是这样的天气。据海南省气象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