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非遗遇上现代日常
如何让当代人喜欢上传统工艺,一直是非遗传承面临的问题。与因循守旧的刻板印象不同,人们可以从渐成常态的非遗文化交流活动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创意赋予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让走下“高阁”的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语境紧密结合,呈现出既传统又时尚、既古老又新鲜的“潮面孔”。
20岁的黎族女孩洪盼喜用脚趾撑住支架立腰而坐,竹针翻飞间,几根彩线往复穿梭跳跃。与她相邻的长桌上,身躯玲珑的玩偶娃娃摆出各种姿势,将一件件迷你版的黎锦筒裙与苗族刺绣衬得轻盈灵动……6月6日上午,由五指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五指山市三月三广场拉开帷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四大技艺比赛、黎族竹木器乐展示、舂米比赛等环节轮番上演,在山城掀起一股“最炫民族风”。
非遗文化走下“高阁”
黎锦是什么?若是在黎族聚居地,村里的阿婆也许会指着身上的筒裙,骄傲地告诉你,这是他们民族最珍贵的财富之一。可要是在现代生活气息浓郁的城市,怕是只能去博物馆里隔着玻璃一睹它的真容。
诸多诞生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的变迁与传承人群的日渐式微下,往往被主流视角贴上“冷门”“古老”等标签,成为束之高阁的“活化石”。“年纪大了渐渐就要织不动了,真怕这门手艺失传。”五指山市通什镇的黎族阿婆黄英花给自己织了一辈子的黎锦,直到几年前参加市里举办的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人们对这门手艺的浓厚兴趣。
手握竹针的阿婆在彩线间快速推拉,一群年轻游客则围着她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人形纹、动物纹与植物纹的差异,问题一个接一个地砸过来。黄英花说,她喜欢那种感觉,好像看到了黎锦走下去的希望。
从书本与博物馆中走出来,当一门门传统技艺在民间文艺活态展示活动中吸聚众人目光时,文化从业者们也开始意识到,非遗不是被锁在玻璃展柜里的“过气”文化,对它们真正的保护,是缩短传统与生活的距离,使其更好地活在当下。
“妈妈,这就是黎锦吗?”在五指山黎锦技艺展示现场,7岁的小游客乐乐盯着黎族阿婆手中不停转动的线轴看得痴迷。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黎锦在与年轻一代的“零距离”接触中,仿佛在此刻被消解成彩线一推一拉的鲜活一幕。
而在一周前,另一场民间文化活态展示活动刚刚在五指山落幕,现场展示的剪纸、酿酒、根雕、黎陶等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同样引来市民游客纷纷驻足。
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从学校、社区、乡村走向景区景点,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被公众所认识、消费、欣赏之余,也正进一步推动非遗活化与传承。
“解锁”焕发新生
讲究慢工出细活的传统技艺,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提及非遗传承人,脑海里浮现的也总是那么一群年纪略大、双手布满老茧的“老顽固”,不计时代喧嚣,不肯朝前看。
到非遗展览展示活动上转个几圈,才发现被游客团团围住的传统手艺人,已是清一色的年轻面孔。
不久前刚刚落幕的一场民间文化活态展示活动上,一群受过系统学习的在校学生现场展示了黎锦中的“反面织”等技艺,带队老师陈达谞不过也才刚刚30岁出头。
“大概是十一二岁的时候,看到村里有几个老人在织锦,那时候觉得她们手中的竹针简直就像魔术师手中的魔术棒,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陈达谞说,刚开始怕被村里人笑话,他只敢亦步亦趋地跟在几位阿婆身后“偷师”,然后跑回家躲在屋里悄悄练习,后来村里的老人瞧他是真喜欢,也就主动开始教他学习更多传统图案和复杂作品。
不断拜师学艺,陈达谞渐渐发现,很多老一辈黎族妇女在理解图形上存在断层现象,一些人织锦时只是简单的模仿。“对传统手艺人来说,手头功夫固然是根本,理论知识、思维创意的短板却制约了更长远的发展。”在他看来,必须将这些传统手艺纳入系统性的教育教学体系,才能赋予它们更强的现实生命力。
下转B11版
新闻推荐
五指山交警开展摩托车和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乱停乱放32起 拆除遮阳伞7起
本报讯(记者杨春梅通讯员王世勋)入夏以来,随着暑热来临,摩托车、电动车乱停乱放,且部分摩托车、电动车加装遮阳伞、遮雨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