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多方形成合力帮助孩子成长烙刻特色印记 打造全国样板
■本报记者陈蔚林孙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培育海南学生"特色印记"成为素质教育全国样板”列入“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省人大代表、海口市教培院院长潘华莉说,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潘华莉认为,培育海南学生“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实、文明朴实”的“特色印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发力。学校方面要开设特色课程、组织拓展训练、推动研学旅游,家长则应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孩子深入海南各地,游历大美山水、探寻历史文化、感受发展变化,引导孩子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到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来。学校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有过程性地记录,最终形成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成长档案,也是海南发展的最好见证。
她还希望,各地各校积极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职业体验活动中心等社会机构加强合作,将社会资源转变为课程资源,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让孩子们在“第二课堂”中真切感受和获得“特色印记。”
作为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校长,潘华莉表示,学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培育海南学生“特色印记”作出积极探索: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想引领工作做细做实;二是狠抓教育教学质量,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三是启动教师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发挥学校名师资源丰富的优势,全方位打造教师队伍综合能力提升;四是以“文明大行动”为主轴,实施一系列的文明校园创建举措;五是继续挖掘学生品牌活动的影响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成长。
省政协委员、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赵志忠特别关注“勤劳诚实”这一“特色印记”,认为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学生处于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中小学开设劳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劳动,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他指出,当前,海南有一些学校还没有开设劳动课程,一些学校虽已开设劳动课程,但是学校的领导、老师对劳动课认识不到位,劳动课的开设不规范且形式单一,缺乏劳动场地与设备。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劳动课程的开展,加强劳动实践课程基地和劳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劳动课程评价体系。
省政协委员、省民俗学会执行会长李传朝则提出,海南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有关部门和学校可以积极推广民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以此加深海南学生对家乡的认知与热爱,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自觉将“特色印记”烙进心里。(本报海口1月27日讯)
名词释义
海南学生“特色印记”
健康阳光
好学上进
勤劳诚实
文明朴实
新闻推荐
“各位旅客,海纳粮品提醒您,前方到站海口东站。”1月22日上午,海南环岛动车“恒丰国际”号缓缓驶入海口东站。海南恒丰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