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成为海南省首个拥有岸电设施的公共码头智能又环保,靠港船舶有了“充电桩”
本报洋浦4月29日电(记者林书喜特约记者李灵军)4月28日中午,在洋浦小铲滩国际集装箱码头1号泊位的“振华32”轮把电缆接入码头上的岸电接电箱后,成功为整船运行提供了用电,标志着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成为海南省首个拥有岸电设施的码头。
海南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岸电接电箱跟普通的电箱差别不大,一侧连接着两根粗大的供电电缆,另一侧有两个接头,用于连接船上的受电电缆。
“今天是第一次进行带电连船试验,很成功,等相关机构验收完成后,可投入使用。”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军说,该岸电设施预计5月10日左右可正式投入运行,此次提供的电压为6.6千伏,还可以提供低至400伏的电压,满足不同船舶的用电要求。此外,考虑到我国和国外的共频电压不同,该岸电设施还能够提供50Hz至60Hz之间的共频电压。
长期以来,由于洋浦港口各个码头没有岸电供电设施,靠港的船舶只能靠自身的机组发电来给船上供电,船用燃油在燃烧时会排放出NOX(氮氧化物)和SOX(硫氧化物)、悬浮物等,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国家电投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组织编制海南清洁岛、智慧岛、生态岛建设总体方案。去年7月24日,国家电投集团与海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洋浦港口岸电工程就是国家电投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海南建设“清洁岛、智慧岛和生态岛”的先导性项目。
该工程于去年10月16日动工,由国家电投集团海南分公司投资,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采用EPC总承包的模式进行建设,项目共覆盖小铲滩、国投洋浦港、逸盛石化3个工业码头15个泊位。项目总投资9719万元,最大供电容量16.28MVA(兆伏安)。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防护等级可达IP55等级的预制舱式结构形式和一对四的变频供电方案,变频电源采用国际先进的低压四象限IGBT整流和逆变技术,同时考虑储能接入条件,预留与储能系统及相关管理系统的接口,实现岸电设备的综合利用,助力洋浦实现泊位岸电全覆盖。
研究数据显示,该项目建成后,相较于传统的船用燃油,洋浦港口岸电可分别减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悬浮物排放量97%、96%、96%,每年减排量可达1168吨,能够明显地改善洋浦港口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港口绿色发展。
据李军介绍,小铲滩国际集装箱码头岸电项目包含一套3×3MW预制舱式岸电变电站、一套岸电箱式变电站、7个岸电接电箱,为港口1号至3号泊位靠泊的船舶及一个工作泊位设置了独立可靠的岸基电源装置。项目建成后,能满足国内、国际航线船舶需求,涵盖了小铲滩目前靠港的各船舶类型。岸电项目还同步建设了智慧管控平台,通过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多种先进信息技术,依托现代化的装置和设施,实现岸电监控、充电管理、计量计费等多业务领域的全面智慧化运维管理。
新闻推荐
本报洋浦4月29日电(记者林书喜特约记者李灵军通讯员邓晓龙)4月28日上午,由“振华32”轮运载的11台场地轮胎吊设备到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