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娱乐> 电视趣谈> 正文

武侠江湖,我们这样开启

海南日报 2018-11-19 07:21

《射雕英雄传》海报《神雕侠侣》古天乐版《薛家将》评书《三侠五义》评书金庸的武侠江湖文\本刊特约撰稿王一冰

金庸先生仙逝。94岁,对于一个老者来说,是一个饱满的长度。而由此引起的话题,将广泛而持久。金庸先生所创造的武侠江湖,为许许多多普通的民众推开了一扇想象的闸门。武侠江湖,乃是属于成年人的童话,供我们深陷其间,恣意地寻找着共鸣。

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江湖,同时有着自己独特的开启方式,也许是一本武侠小说,也许是万人空巷的香港影视剧,甚或是风靡一时的评书联播。无论哪一种,都隐藏着一颗悸动不安的心,都想要抒发一首关于武侠的骚情豪迈的诗章。

“看大书”与金庸的武侠江湖

金庸的武侠江湖是用笔写下来的。

“看大书”,是对阅读大部头实在贴切的形容。武侠小说,在“大书”之中占用最为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一片灰蒙蒙的精神地带,金庸的武侠小说为我们填涂了美丽的彩色。

出身浙江海宁“诗书簪缨”的读书世家,1955年的时候,金庸为了接替为武侠连载所累、无法创作新作的梁羽生,不得不开始了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的写作。谁也不曾想到,这竟然成为了一段奇妙旅程的起点,金庸的武侠江湖就这样被不经意间开启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越女剑》,到1972年宣布封笔,金庸的武侠江湖整整构建了十七年。金庸的武侠江湖,充满着颠沛离乱、天下兴亡的家国意识。改朝换代之际的时代背景,最为金庸钟爱,如果能加上北族南下等具体的历史环境,那么整个故事就将更加“有戏”。宋金易主,蒙元南下,这是郭靖、乔峰的斑斓舞台。即使朱元璋创立大明,也不忘与“日月神教”巧妙地附会,更不要说李自成、吴三桂、大战萨尔浒等等具体的人事了。此外,《九阴真经》《葵花宝典》《四十二章经》《侠客行诗》,金庸的武侠江湖始终没有放弃最绝世秘笈的执着,乃至偏执的追求。这里有“侠之大者”的郭靖,有冰雪聪明的黄蓉,有豪迈不羁的令狐冲,有深情苦难的杨过,玩世不恭的韦小宝、以德报怨的张无忌、虚竹,风流成性的段正淳,更有走火入魔的东方不败和大隐于市的扫地僧,等等。这个被名之为“金庸群侠”的武术团体,深刻地进入了我们的话语,成为了积淀在我们当下文化之中的语言和修辞符号。

那是一个通过阅读便可以收获精神饱足的年代,作者的脑电波在话语和文本中“直播”。究其本源,“武侠”题材并非新鲜事物,早在现代文学时期,武侠小说便充当了通俗文学的重要门类。远去香港,这一条类型小说的余脉在港岛扎根发芽。“温古金梁黄”的涌入,让久违通俗武侠文学的大陆读者,眼界大开。其实,武侠小说也好,琼瑶、亦舒、席慕容的言情小说也好,本质上并无轩轾。一方面,通俗文学成为了新兴的文化消费类项;另一方面,由港台入关的通俗文学激发了普通民众对彼地强烈的文化认同。

追影视与流行文化的江湖

对于更多的人,比如我,是从影视剧认识金庸的。还是趴在被窝里准时收看《射雕英雄传》的少年儿童,就会哼唱“依稀往事似曾见,心内波澜映”,到唱着《沧海一声笑》的时候,我们已经是青春困惑。武侠小说的滥觞,也是香港电影电视剧的黄金时代。金庸的武侠小说犹如今天的网络大IP,为影视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和题材资源。黄日华、翁美玲、古天乐、李若彤、刘德华、梁朝伟、张曼玉、林青霞,曾经红遍天的港星,无不出演过金庸的作品。徐克、王晶、王家卫,那些屈指可数的电影天才,都曾经为金庸作品的改变和衍生,发挥了自己的才智。我们对金庸群侠的画面感知,基本上就是金庸武侠经典改编版本中的人物串烧。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抽离了武侠小说和香港影视,那个时代会变得如何面目全非。

至今,对金庸作品的改编还在继续,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被不止一次地被翻拍。可是,为我们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香港流行文化,正在逐渐淡化。

香港文化曾经绚烂一时,在娱乐消费并不十分发达的二三十年前,扮演了社会亚文化中坚。在这样的通道里,金庸的江湖烙印着香港社会变迁转型的痕迹,进入到了我们的文化消费。那是个充满了开拓与进取的时代,大陆地区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的转型中,社会生活的开放和多样或多或少携带了江湖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与金庸江湖中的侠士建立起来生命的共鸣。金庸热,其实质是香港文化热的缩影。香港文化热,其实质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文化先导和香港地区对祖国大陆文化的暂时性反哺。人的存在,人的意识,人的消费,鲜明地书写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命题。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和金庸的江湖更像是一个文化符号,在历史时代的语境下,其引申的含义远远超越了通俗小说的文本层面,指向了对历史进程的注释,或者本身就成为了历史。以金庸热为代表符号的香港文化热,也包含了自上而下的与国家统一协调配合的文化宣传意图。我们以此认知香港,认同香港,拥抱香港,折射了亿万民众的热情的心声。

金庸先生以九旬高龄结束了一段摇曳的江湖传奇,就如同他笔下的旷世高手,功成名就之后萍踪浪迹,全身退隐,悄无声息。所有的人们都在错愕,继而向他挥手作别。金庸的武侠江湖依然血雨腥风,千万人依旧为此耿耿于怀,依旧为金庸的武侠江湖神魂颠倒。狭义的世界规则如此简单,但却极为高效。

能在身后留此遗响,人生,足矣。

评书联播和单田芳的武侠江湖

于北方的读者而言,提到武侠江湖,就不得不提仙逝未久的单田芳。

坦率地说,我的武侠江湖其实并不启蒙自金庸,主要来自民间艺人单田芳。儿时的收音机里永远只有一种沙哑铿锵的声音,我们从那个声音里知道了,人世之间还有“侠义”这件神秘莫测的事件。江湖,血雨腥风,武林高手穿梭其间,恩恩怨怨,纷纷扰扰。

与金庸武侠执着于家国天下的历史转捩和武林秘笈情结不同,单田芳的武侠江湖更多的是传统公案、讲史序列下追求的稳定价值观:真正的大侠必须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稳定做出贡献。所以,《三侠五义》《小五义》《白眉大侠》,这一系列里走出的展昭、蒋平、徐凉、白云瑞等等,无一不是鲜明地站在国家的一边,与清正廉洁的能员干吏,维持着社会的良性运行。《童林传》里的童林,《连环套》里的黄三泰,他们也都是社会秩序和法统的维护者。重要的一点,他们身上携带着的道德品格也熠熠放光,使他们在公德和私德两方面都有效诠释着“侠客”应有的身份内涵。

虽然也有《铁伞怪侠》这样的国仇和家恨交织的作品,但是总体来说,在单田芳的武侠江湖里,天下定鼎之后的天命所归、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乃是剑侠们真心拥戴的历史航标。归根结底,对于万民苍生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天下太平、安居乐业更美好和幸福的了。白玉堂、展昭、徐凉、岳亭、童林他们,所背负的责任和道义要大大超过“金庸群侠”,他们更具有深深植根于东方热土的传统属性,更像是从旧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每一个闪转腾挪都是那样的亲切熟悉。

单田芳的武侠江湖,是“评书联播”赋予我们的,是一道道入耳之后永久不能消逝磨灭的声波。

斯人俱逝,一南一北两代武侠江湖的宗师共聚天堂。

他们会在一起谈论什么?是否会将南北的武侠江湖融会贯通,打造一副万派朝宗的江湖气象和时代新声?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