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文艺电影的普及教育
《地球最后的夜晚》成功地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吸金2.64亿,一举创造了文艺片的首日票房纪录,也招致了很多观众的吐槽。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带有喜感的好事。
普通观众是没有机会走进电影院看那些纯粹的文艺电影的,主要看的也是大家口碑相传的商业大片。文艺电影大部分艰涩难懂,这是一定的。不管是费里尼的《8部半》还是安东尼奥尼的《放大》,都很难懂。
毕赣的第一部电影《路边野餐》我就没有看懂,我是毫不掩饰这一点。如果说像我这样曾经一天就连续看过6部电影的发烧友都看不懂一部文艺电影,那么普通观众看不懂一部文艺电影,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宣传方用了一个误导的策略,就是把这部影片包装成类似《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商业爱情大片,主打“末日情怀”和爱情牌,成功吸引了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这真是一个很有喜感的现象,颇有点类似当年《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上个世纪在广播中播放“火星人进攻地球”的消息,从而一度让美国市民信以为真,甚至引发市民大逃亡的事件。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观众有时候是有点“盲从”的。
我觉得观众的吐槽可以理解,因为《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确很艰涩难懂,这是事实。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个世界上除了那些超级英雄大片和各类商业大片外,还有很多像《地球最后的夜晚》这样的注重创造者个人体验的文艺电影,这类电影往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电影美学上的突破,只是它们太小众,理解它们的人不多,但它们一样在电影艺术世界里绽放着,并且更加具有生命力。
很多文艺电影都没有《地球最后的夜晚》这样的好运,它们拍出来,然后悄无声息地公映,有些甚至连公映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束之高阁。相比之下,《地球最后的夜晚》至少成功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虽然这个方式有点特别,但对于国产文艺电影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普及和宣传。然而对于文艺电影,拥有自己特定的放映渠道和专属的艺术电影放映院线,这才是长久之计。
□王金跃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白瀛)2017年3月,美国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在中国上映;近2年后,其姊妹篇《一条狗的回家路》将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