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槟榔谷景区运营总经理吉贵:为传承黎苗文化“探路”为带动村民增收“开路”
■本报记者赵优通讯员潘达强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荣誉,更是责任。”“五一”小长假期间,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吉贵刚领完奖,就马不停蹄地在景区忙碌了起来,与基层员工一起奋战在一线服务岗位上。
从吃不饱饭的穷苦孩子,到如今的5A景区总经理,吉贵的人生经历可谓励志。他用奋斗底色成就精彩人生的同时,坚守传承海南黎苗文化,带动周边村民奔向小康。
咬牙奋斗:
从穷小子到总经理
身着带有黎族元素的景区制服,身材高大的吉贵看起来十分精神。但年幼时的穷苦生活对于已年过不惑的他来说,仍历历在目。
“1986年,我才8岁,父亲过世,母亲带着我们3个孩子挤在一间狭小的茅草屋里,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吉贵是三亚市中廖村人,小小年纪就为家里分担解忧:放牛、挑水、砍柴……“有一年台风肆虐,家里的茅草屋也倒塌了,那一刻有无助与恐惧,还有暗暗下定的摆脱贫困的决心。”在吉贵看来,想要摆脱贫困,要有不甘于现状的决心,有咬紧牙关的志气和勇气。
1996年高中毕业后,吉贵并没有因为家贫不能继续上学而气馁。他开始外出打零工,此后又找到了第一份正式工作,在三亚一家景区做一名舞蹈演员。没有舞蹈基础,就从头练起,看别人吹树叶,他磨破嘴皮也要学会……
1998年,吉贵来到保亭,与槟榔谷结缘。“永远比别人多做一点,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秉持着这样的人生信条,吉贵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步晋升为队长、组长、主管等,直至运营总经理。2018年,槟榔谷游客达168.9万人次,吉贵继续带领着1300多名员工奋斗在文化旅游事业中。
走访挖掘:
打造黎苗文化展示窗口
“回首这20年,槟榔谷依靠挖掘和保护黎苗文化发展壮大,黎苗文化也随着槟榔谷的发展日益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对于身为黎族人的吉贵来说,坚守并传承海南黎苗文化,是自己的使命。
为了让景区有更多原汁原味的黎苗文化,吉贵和同事们走访海南大大小小的黎族村落,挖掘黎族的编织技艺、纹面艺术等,邀请民间艺人来到景区。
为打造非物质文化陈列馆、图腾文化馆,吉贵走进有关村落,挨家挨户寻找勾刀、簸箕之类的农具,以高价向老百姓收购。吉贵说,凭着热爱和执着,景区里的黎苗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黎族的打柴舞、原始制陶技艺、纺染织绣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钻木取火技艺……海南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景区得以展示。
“2018年,我们接待境外游客超过5万人次。作为海南黎族苗族非物质文化展示基地,槟榔谷已经成为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和展示窗口,彰显着海南的文化自信。”吉贵说。
回馈社会:
扶贫带动村民增收
在景区自身发展的同时,吉贵带领槟榔谷积极参与到保亭脱贫攻坚事业中。“槟榔谷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与百姓的支持,景区应该带动当地百姓致富。”吉贵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为把“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引领”,景区根据农户各自的意愿和特点,为邻近的甘什上村、甘什下村村民量身打造了“半天务农+半天务工”的弹性工作模式,涉及织锦技艺、手工竹藤编技艺、安保、环保、服务员、销售员、讲解员及公司管理人员等多个岗位。事实证明,这种灵活的用工模式让农户实现了“就业不离家、失地不失业、收入有保障”的愿望,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今年“五一”假日期间,槟榔谷区内的“惠农一条街”上,摊主黄小梅忙着招待游客购买水果,进账不断。“旅游旺季的时候,一天卖700多元不成问题。”作为甘什下村的村民,黄小梅不仅见证着槟榔谷的变化,也靠着景区的发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惠农一条街”120多个铺位全部免费提供给甘什上村和甘什下村的农户自主经营土特产,更多的人像黄小梅一样,从农民变成“老板”。“现在甘什上村、下村的小轿车已经有40多辆了,其中就有我家的一辆。”黄小梅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本报保城5月6日电)
新闻推荐
□保亭思源实验学校四(6)班梁宇洁清晨,薄雾在林间飘浮。我独自走在田野的小道上,不禁看了一眼盛开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