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吸引29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新农人”唤醒乡村活力
■本报记者李佳飞通讯员王家专
30年前,澄迈县大丰镇才存村徐振考上大学时,全村父老为他举行欢庆会,因为那时在村民眼里,考上大学意味着跳出了“农门”。走出乡村融入城市,是许多父母对儿女的期盼。
30年后,徐振的侄儿徐取俊,大学毕业没几年,便毅然辞去城里工作。他带领十余名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在才存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造共享农庄,成为一名“新农人”(即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生活,从逃离到归来,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和推进。”谈及变化,徐取俊这样感慨。
近年来,为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澄迈县大力实施人才驱动和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投入大量扶持资金。截至目前,先后共吸引29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一股活力。
今年8月2日,省委书记刘赐贵来到才存村,实地考察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产业,对当地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从逃离到归来——
乡村发展吸引人才回流
“农村现在美哩!生活环境好了,还能创业干事。”10月12日早晨,52岁的徐振在村里吃过早餐后,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漫步走到黑山羊养殖基地,一边整理财务室的资料一边与记者交谈。他是才存村返乡大学生创业团队中年纪最大的,对村子的变化感受最为深刻。
徐振说,在他小时候,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硬化道路,每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务农养家糊口,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唯有省吃俭用供子女读书,就盼着孩子考上大学跳出“农门”。
1988年,徐振不负所望,成功考入内地一所大学,学习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海南钢铁有限公司工作,当时每月150元左右的工资,让村民们羡慕不已。大家都以他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大幕拉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城市吹向农村。徐振的“80后”侄儿徐取俊大学毕业后便敏锐地“嗅”到了农村的商机。
“城市的空间和就业机会渐渐饱和,而农村正亟需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随着城市开始反哺农村,乡村公路等"五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逐年改善,生态环境更优越的农村对城里人越来越有吸引力。”徐取俊说。
2012年,徐取俊辞掉央企职位,成为才存村返乡创业第一人。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创业团队不仅建起了果子狸、黑山羊养殖基地,还完善了餐厅、咖啡厅、休闲长廊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吸引返乡创业大学生15名,其中硕士学历2名;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15人。
从弱小到壮大——
政府扶持力促产业振兴
“咩咩咩……”靠近才存村林间的羊舍,小羊崽的叫声远远就能听见。刚刚投喂过草料的饲养员徐取孝从羊舍走出来,顾不得擦去满头汗水,直接跨上电动车,几分钟后便来到湖边的休闲长廊尽头。喝过一盏茶后,便开始巡查正在修建中的房子。
“产业项目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我们现在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徐取孝告诉记者,他原本务农种植瓜菜,但前几年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不仅没攒到钱,还欠下一堆债。2015年,他和妻子林秋波应聘到徐取俊的公司,他负责喂羊和做杂工,妻子在餐厅当服务员,两人每月可领工资6000元。几年一过,如今,他们不仅还清了欠债,还在村里盖起了新房。
村民喜悦的背后,是返乡创业大学生默默承担着压力。作为才存村首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徐取俊深知“万事开头难”。回想创业初期,面对村民不理解以及资金短缺等难题,创业团队幸亏得到澄迈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乡村创业,最难的就是融资,因无有效抵押物,我们原本对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没有抱任何希望,但没想到,县里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徐取俊说,返乡创业7年来,在他的印象中,澄迈县委县政府几乎每年都要召开一次返乡大学生座谈会,研究解决返乡创业中的具体问题,甚至曾经一年5次召开返乡创业金融对接会,积极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打开金融支持通道和服务,解决了创业者的融资难题。
除此之外,澄迈还出台了系列创业支持政策,并于2013年在全省率先设立了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截至目前,澄迈累计投入创业扶持资金1600万元,扶持212名返乡大学生创业。目前,有40名返乡大学生注册自主品牌产业,拉动创业资金近2亿元,带动解决就业近4000人。
从矛盾到融合——
党建引领文明乡村治理
走进才存村,只见黄墙黛瓦,碧树红花,硬化路面将环湖的休闲长廊、咖啡厅、餐厅、民宿、停车场、文化室等串连成片,错落有致。整洁的巷道里,飘香的咖啡厅里,鲜红的党旗都格外醒目。
在澄迈,返乡大学生普遍反映:受文化、教育、阅历等因素影响,个别村民“短利近视”,导致“荒地无人耕,耕起来有人争”等纠纷出现。而解决村民和创业者对立的矛盾,基层党组织往往是重要的“黏合剂”。
2016年,徐取俊创业团队拟开发村庄周边50亩荒地,原本已与村委会签订租赁协议,不料,第二天该地块竟有人种上了青苗。“村委会得知后,第一时间召开全体党员与村民代表会,宣讲政策法规,做村民思想工作,为创业者解决了棘手的难题。”徐取俊回忆。
今年46岁的才存村党支部书记吴多群是创业者的“贴心人”,在普通村民中也有较高的威信。“青苗事件”发生后,他第一个带头拔苗,及时制止了个别人的捣乱行为。近年来,才存村还积极倡导实施“党员巷长制”和“党员积分制”,鼓励全村42名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创业营商环境。
如今,在村民党员的介绍下,创业团队成员也争相申请入党,并在咖啡厅的一侧设置了流动党员服务站,积极参与村务活动和为村民提供便利服务。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澄迈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无缝衔接全力扶持返乡大学生创业,澄迈狠抓“党建+”工程,全县11个乡镇配备大学生村官24人,从机关单位增派优秀干部74人驻村帮扶,今年将招录选调生13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乡村振兴指导员60名。(本报金江10月13日电)
(相关报道见A06版)
新闻推荐
本报金江10月10日电(记者良子通讯员贺世珩)海南日报记者10月10日了解到,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筹备组)澄迈支队联合相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