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海澄文”协同发展优势 吸引优质社会资本聚集 澄迈打造海南教育新高地
“海澄文”一体化自提出实施以来,海南省海口、澄迈、文昌三地以“多规合一”改革为引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在基础设施日益“同城”一体化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经济一体化合作体系,成为海南经济增长极。下一步,“海澄文”三地还将统筹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实现区域互联互通,提升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的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水平。实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海澄文”三地共享。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海南省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澄迈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政策、规划、资金等不断向教育领域倾斜,加快与名校合作,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海南中学美伦校区、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澄迈外国语学校、海南力迈中美(国际)学校等一批名校项目相继落户澄迈,助力全面提升教育整体水平。
□海口日报记者光明
特约记者陈超/文王家专/图
引进名校优化布局
近年来,随着澄迈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园区集聚大量人才,他们扎根这片热土创新创业的同时,也在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对此,澄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不遗余力加大教育投入,并想方设法引进名校资源,以合作办学或社会投资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
今年初,澄迈县人民政府与华东师范大学正式签约,决定携手创办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
据悉,在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项目正式签约的时候,学校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后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指导下,澄迈对校园环境进行了优化。与此同时,学校管理团队的组建及教师招聘工作也在推进。目前,澄迈县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的教师经集中培训后已经上岗,学校在今秋9月如期开学。
好消息频传。今年5月,澄迈县人民政府、海南中学、海南省教育厅三方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决定充分利用海南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创办海南中学美伦校区,着力解决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周边群众子女就近入学问题。对此,有学生家长表示非常期待。记者从澄迈县政府获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3亿元,占地面积约350亩,学校性质为公立完全中学、海南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计划于2021年5月前建成。
随着近年来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澄迈县社会投资“洼地”效应逐年显现,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澄迈外国语学校、海南力迈中美(国际)学校等一批社会投资兴办学校的项目也在澄迈县落地。
其中,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将探索实施基础教育领域教学、育人、引才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海南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案例;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澄迈外国语学校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澄迈县人民政府与海南福隆文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携手共建,计划建成一所多语种、强师资、高品质、国际化的全日制寄宿学校;海南力迈中美(国际)学校推行双语种、双学籍的国际化课程和新颖的教学模式。
尊师重教扶贫助优
为加快推进澄迈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均衡发展,今年上半年,澄迈县政府出台了《澄迈县优先发展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下称《意见》),明确将在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向教育倾斜,着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意见》提出,澄迈将把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科学编制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做到工作布局优先列入、事业发展优先排序、规划建设优先安排、财政投入优先保证、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政策环境优先保障。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加强与上海、江苏等教育先进发达地区交流与合作,深化合作办学,引进省内外优秀团队进驻澄迈指导,创新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和跨区域调整机制,让教师从富足地区向紧缺地区调剂、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调剂,同时开展“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着力提高乡村及偏远地区教师待遇,提升教师队伍活力。
近年来,澄迈逐年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2019年,澄迈县计划全面改薄土建类项目20个;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澄迈县加强了对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建设,规范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工作;加大“名师”培育力度,组织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开展“澄迈县第四届中小学教坛新秀”评选活动,498名中小学老师入选澄迈县第四届中小学教坛新秀,并推荐14名教师参加省级评选,其中2位教师获省级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
澄迈县建立健全“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在全省率先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的“三免四补”政策(即免除小学、中学、职校、中技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
2018年11月,澄迈思源学校教育扶贫联盟成立,探索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基地。通过托管该县太平、山口、金安等3个教育薄弱片区,实现管理模式、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基础设施、后勤服务等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
澄迈县还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体系,把建档立卡、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家庭留守子女、外来务工子女、残疾学生等纳入关爱群体。通过该体系,让帮扶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关注和帮助。2019年春季,全县1000多名教师与在读4000多名贫困学生结对“关爱帮扶”。
教育“四地”逆袭发展
澄迈县教育局局长林旭表示,澄迈将持续推动教育“四地”工程,即以引进合作办学方式把老城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地”;以集中寄宿制办学方式,把加乐、大丰、永发、中兴4镇,打造成农村教育的“洼地”;以澄迈思源学校集团化办学方式,把金安、太平、山口3片区,打造成教育扶贫的“阵地”;以落实“三服务”(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理念,把各学校打造成教书育人的“福地”。
受澄迈良好营商氛围的感召,各类特色教育理念在澄迈热土上生根开花。2018年,在澄迈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努力下,由两届奥运冠军张宁挂牌运营的张宁羽毛球青少年培训基地正式落户澄迈,成为全国第三个以张宁羽毛球训练体系为支撑的青少年羽毛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澄迈训练基地融合了“体育教育+扶贫”的模式,建立了海南唯一一支残障人士羽毛球队。青少年羽毛球培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但是澄迈青少年羽毛球训练基地建成后,在1年多时间里,不少学员从不会打羽毛球,甚至不认识羽毛球,成长为可以组队打比赛的小运动员。“希望孩子们有坚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能为心中的梦想去努力、去坚持,用韧劲克服困难。”张宁说,这是她对奥运精神的理解,也是对青少年的期望。
“嗨泥乐园”“考古掘宝”场地、体智能运动场地、木工和陶艺工坊……走进位于澄迈县福山高速路口侯臣咖啡庄园的大自然教育基地,充满自然气息的田园自然学堂让人放松。公园般的咖啡庄园与学堂融为一体,全部对外开放。今年初,大自然教育理念践行者——北京北研大自然教育科技研究院专家张解中来到海南寻找合作伙伴时,遇到了庄园主人谭运寿,两人对“自然与童年”观念的高度契合。促使双方共同创办一个共享型大自然教育幼儿园,打造亲子大自然教育活动基地。“大自然教育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也不是纯粹自然知识的学习,而是有效地使用自然环境及自然类事物作为教学背景和工具,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张解中表示,希望能让澄迈的自然教育成为海南基础教育的有力补充,通过实现儿童与大自然的有效联结,养成各种学习和生活所必须的能力,帮助澄迈、海南乃至全国的孩子实现思想和身体全方位的健康成长。
今年初,海南森林沐教育集团与新加坡艺声教育集团达成合作,共同引入国际化的新加坡课程。新加坡艺声教育集团以国际化、人性化的学习为基础教育,提倡运用演讲沟通艺术教学法,将音乐、故事及戏剧等艺术融入课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收获知识、提高能力,赋予孩子不凡的交际水平及卓越的表现力。
“我们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导向,不断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造就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促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贡献澄迈教育力量。”林旭说。
新闻推荐
省市场监管局抽查100家混凝土生产企业100个样品 7企业样品不合格
本报讯(记者吕书圣)10月17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19年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公示。记者了解到,本次抽查涉及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