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澄迈> 正文

澄迈上半年组织消费扶贫活动近50场,线上销售额全省第三消费扶贫助贫困户“翻身”

海南日报 2019-07-05 06:46

■本报记者李佳飞

见习记者余小艳通讯员王家专

线上,根据海南爱心扶贫网最新的销量排行榜,澄迈以销售额497.6万元继续位居全省第三名。

线下,今年上半年,澄迈分别在老城、桥头、福山、大丰、瑞溪、金江等镇组织开展了6场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累计318户贫困户受益,实现农产品销售额42万元;由各镇牵头组织开展的小型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42场,受益贫困户277户,销售农产品27万元。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澄迈消费扶贫的“成绩单”都非常亮眼。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澄迈消费扶贫究竟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举措?参与消费扶贫各方的反馈如何?对此,海南日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扶贫集市助价稳货销

7月3日下午,雨后澄迈县福山镇的街头,77岁的贫困户李开福挑着两袋番石榴向来往的群众兜售。天快黑了,准备收拾回家的时候,他数了一下手中的钱,“在街头蹲4个多小时,才卖了不到80斤,收入不到40块钱,还不如大集市上1个小时卖得多!”

李开福说,爱心扶贫大集市前不久在福山咖啡风情小镇举行,当天他带着自家种的番石榴赶集,以每斤2.8元的价格卖出去100多斤番石榴,收入近300元。但街头零售销路就没有那么好,而且价格压得很低,“有时1斤只能卖到5毛钱。”

“贫困户的农产品在爱心扶贫大集市上价格比较稳定,销量也比街头零售好得多。”爱心扶贫大集市牵头单位之一的澄迈县福山镇供销社负责人王家安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澄迈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消费扶贫工作,以多种形式宣传发动各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带头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福山一带贫困户的农产品基本不愁销路。

创新模式让多方获益

从爱心扶贫大集市中获益的不只有贫困户,还有吸纳、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海南日报记者走访获悉,澄迈中兴镇福安村绿色农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了约100亩地瓜,不料,今年3月,地瓜成熟集中上市时遭遇销售难题。后来,澄迈县供销社了解到该合作社吸收了73户贫困户,于是主动联系合作社负责人,积极组织该合作社参加消费扶贫活动,帮助该合作社打开了销路,最好时一天能卖出3万多斤地瓜,解了当地农民的燃眉之急。

“合作社是联系农户的有效载体,也是参与消费扶贫的重要力量。”澄迈县供销社主任曾精说,在省供销社的支持下,澄迈县供销社创办了福莲桥专业合作社,并在海南省爱心扶贫网上线贫困户的农产品。

创新模式,促进多方共赢,澄迈县供销社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在多个乡镇设立爱心扶贫专区和爱心扶贫摊位,无偿帮助当地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这也为供销社创造了新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多农民合作社主动联系供销社,寻求合作。通过省供销社平台,澄迈县供销社还把澄迈的农特产品运送到海口各大社区、高校等,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打造品牌增致富信心

在曾精看来,澄迈消费扶贫成效明显,一方面得益于澄迈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今年“七一”前后,澄迈各级各类党组织以开展党建活动为契机,加入消费扶贫大军,营造出“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澄迈县拥有丰富且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在消费者中有良好的口碑。

桥头地瓜、福山咖啡、大茂酸菜、道南福芋……无论是在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上,还是在海南爱心扶贫网上,许多澄迈农特产品经常被“一抢而空”。

为提高农民加大营销、对接市场的意识,澄迈还积极鼓励扶贫产业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不久前,澄迈金江镇就成功打造“道南福芋”品牌,通过统一包装和标识、举行品牌发布和宣传推介会等营销活动,使得道南福芋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优质的道南芋头供不应求。道南村党支部书记冯志委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品牌打响后,种植户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也增强了。

(本报金江7月4日电)

新闻推荐

澄迈多部门组织双方调解存争议的物业费先搁置处理

新闻追踪《12345工单“流浪”在多部门来回转22天》南国都市报7月1日讯(记者林文泉)近日,本报刊发海口市民刘女士遇到购...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