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兰洋镇大塘村村民符显影:自费到琼中学技术,几乎住在蚕房里用心养蚕“作茧致富”
曾经家庭贫困靠政策扶持
今年51岁的符显影,家中有5口人。平日里,他不仅需要照顾患病的妻子,还得抚养两个孩子上学。2013年,符显影意外被树枝砸倒,身上至今还有当时手术后遗留的钢板。因其常年在家务农,缺乏致富技能,经济来源只能靠种植少量的橡胶,收入常常无法维持家庭开支。再加上兄长意外死亡又他又欠下一笔债务,家庭经济雪上加霜。2014年,符显影一家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得到政策的扶持后,很多人跟符显影说:“以后的日子不愁了,就等政府的救济吧。”听到这话,符显影总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2016年,镇里开展扶贫项目,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在扶贫干部的激励下,符显影加入了仔姜合作社和养蛇合作社,同时还种有益智苗500株、槟榔苗300株。这期间,镇府干部和扶贫工作队队员起早贪黑,深入到符显影家中调查摸底,详细掌握了村情村貌,为符显影解决了产业发展、扶贫贷款等实际问题,不仅如此,情况摸清以后,他们还制定了符显影精准脱贫档案及脱贫计划,一步一步地帮助他撬开脱贫突破口。
就这样,在帮扶干部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符显影一家逐渐走出了困境,达到了当年的脱贫要求。
如今回乡发展回馈乡亲
“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和激励,我们一家很难走出困境,也很难获得发展机遇,我很感谢他们的支持,所以我一直想着自己发展了也要回馈乡亲。”符显影说。
大塘村党支部书记杨亚尾告诉记者,符显影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为了学习养蚕技术,他不仅积极地跟着扶贫电视夜校认真学习,还自费到琼中跟着养蚕技术员学习技术,回到村子里后,他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几乎住在蚕房里,一天24小时密切关注蚕的生长变化,遇到不懂的难题在本子上认真记录下来,再一点点向专家请教。
如今,符显影已经养了约有2.5万只蚕种。每半个月可以出售一批蚕茧,按照蚕茧每斤18元至25元的价格,他每个月约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符显影一家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尝到甜头的符显影今年将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接下来他还计划将自家的桑园面积扩大到10亩,为下一步扩大养蚕规模打下基础。
致富后,符显影不仅感恩政府和帮助他的干部,同时不忘乡邻,主动邀请贫困户到他的桑园、蚕地参观学习,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他们,甚至在自己桑叶有结余时,还无偿提供给乡亲们,希望乡亲们能够跟他一样养蚕致富。
新闻推荐
原料丢地上、屋内老鼠乱窜苍蝇乱飞儋州一猪肠馍“黑作坊”被查封老板被罚5万元
南国都市报10月14日讯(记者梁振文)10月12日,儋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那大镇文化南路十巷的一家猪肠馍(一种米粉制作的儋州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