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恬然自足的海口人

南国都市报 2018-11-22 09:20

海口集海、江、河、湖、溪于一身。海口岛中有岛,海甸岛江河环绕,玉带缠身;新埠岛成岛外之岛,集江、河、海之美于一身,如此这般的美妙风光造就了恬然自足的海口人。

南国都市报记者叶海声文/图

什么时候都有人吃睡

海口气候冷热适度,即便热天有些漫长,但少有极端的酷热;再冷,也冷得你尚可忍受。海口气候和暖,冬天无需暖气,不用储藏大白菜,更不用穿厚重服装。海口少见”内人”与”外人”之分,也不大在乎谁穷谁富。

海口人吃早茶不喜欢别人给自己点东西,喜欢吃啥自己来;喝酒更不劝酒……这些都让人轻松自如。

海口的夏日里,炎热似乎使二十四小时皆不宜睡眠,又似乎哪个时段都可以睡眠,有些人总显出永远都睡不够的样子。

偶尔哪天下雨了或是多云的日子,天稍凉些,便认为是补觉的好时光,一睡,可以睡个天昏地黑。

作家蒋子丹在她的散文《午后的雷暴——1993年的海口》中,将1993年作为时间的横切面,用轻松而俏皮的笔调,描述了海口历史纵横向的特点。文中这几句话让读者印象深刻:有人被来访者询问道,海口最大特点是什么?这位先生想都没想就回答说:什么时候都有人睡觉,什么时候都有人吃饭。

——以上描述将新海口人自在、浪漫却又被世俗牵着鼻子走的生活写得活灵活现。

海口一年四季不太冷也很少热到极致,生活好歹都容易过,常见靠房租收入也能整天喝老爸茶的海口人,着装和其他市县的人没有明显差别。但讲到长见识,相比较省内其它城市,海口人比县城的人更容易看到张学友和章子怡之类的“人物”,如今能轻松地看到国家足球队来海口踢球了。是有点牛!

海口人似乎不大爱到岛以外的地方走动,许多人认为海口几乎是全国最好的地方。面对同样火辣辣的太阳,海口的女人们照样是没啥心思在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

在长堤路和解放西路之间,临街的楼房展现海口光鲜现代的一面。记者曾探访夹在楼宇间低矮房舍,那里也有大量的海口居民。

不论从高楼大厦还是低矮房舍里走出的海口人,都不乏自满自足的神情。

海口上了年纪的大伯、大妈们有个共通点,说话声音大,中气足,从他们的声音里可感觉其悠然自得,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大体满意。

这些年,到内地读书的海口学生多。好些到内地读书的学生在内地转悠过一大圈之后,向他们父母往往如此报告:走来走去还是觉得海口好。

朋友老刘这些年走南闯北,他认为海口是全中国最轻松自在的城市。

有些人离开了海口更容易想起海口的好。海口热也罢,闷也罢(海南闷的时候并不太多),有点闭塞也罢,海口给人的感觉是:它总是和自然融为一体。

海口语言不设防

海口人讲的海南话与别处比,没悬殊到哪去,海口人说的海南话同属闽南语系,但说得要急促些,说者不像文昌、琼海人那样友善地“拿腔拿调”,说话的人也不大在乎表情和语气,不大管你是否听懂,你的感受如何。他们该说的说了,没事时他们还喜欢絮絮叨叨,你听见没有、想不想听是你自己的事。

海口人的“酷”通常体现在个别口音上,比如人家说“人”是“nang”,海口人偏说“ning”,有那种“nang”那样,“ning”偏不那样的气势;人家说“八”是英语的“boy”音,海口人偏说英语的“bee”,与普通话里的“毙”谐音。

不管怎么说,要选择宜居城市,得选语言不太设防的城市,海口该是首选。海口的“初民”也说海南话,但在城市里“弥漫”的还是普通话,哪个地方的方言在海口似乎都难于占绝对上风。不论你说的是否属不大标准的普通话,只要对方明白就成,很少人以高低优劣的标准来评判你,挤兑你。难怪好些人离开了海南几年后又返回,恐与海口人语言上的包容相关。

海口在海南刚建省时,也有语言设防现象。你说普通话,菜价是一块五一斤,本地人一块钱就可以买一斤。一块钱买花生,当地人所得可能要比外地人多些。后来海南经历潮起潮落,好些外地人走了,海南曾一度萧条,四处冷清。当地人知道了光靠自己撑不起都市的繁荣。如今海口的大小市场里,再难得见欺外、欺生的情形。

海口人来自“五湖四海”,城镇的本地人多能听、能说普通话,谁来海南都不容易感觉被“欺”。

因海口语言不设防,海口兼容“五湖四海”,更有海阔天空的胸怀,引来众多人才过海峡。房地产业让一些人暴富,也让不少人一夜之间破产,变得一无所有,甚至成负翁。发财的梦想,经济的起落沉浮和严酷历练,使海口曾经成为各路商人的“黄埔军校”。

像内地好些炙手可热的老板都在海口待过,潘石屹、冯仑等人都曾接受海口“黄埔军校”的“培训”,经受过海口商海的洗礼。如今的海口更具魅力吸引四面八方的人才。

文化人偶尔失落

中央电视台在直播浙江钱江潮涌的景观,那么多人在凑热闹,海口人不大以为然,说:要看潮涌,来海口看好了。海口的西海岸,几乎一天到晚都是海潮拍岸的景象,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镜头更是好看……

海口人的自信与自足由上述话语可见。而当海口人真正了解钱塘江的潮涌形成的过程之后,又会对钱塘江潮涌刮目相看,怪自己见识不足,有些自卑,觉得有机会还是要到外边走走看看,人家那边也有大海和大江大河。

海口有的文化人不时苦闷:文化人的图书出版通常是掏钱后自产自销,自我激赏,或圈子里你好我好大家好,却很难进入大中华文化交流的循环圈,成为正常流通的文化产品。作者们自我陶醉和兴奋一阵后,激情不再,进取心渐趋麻木,干脆懒惰起来。

海口文化与内地的城市文化竞争中,前者往往输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不对称“劣势”。

从内地过来的文化名流,到哪都还会有人关注,他们生产的文化产品还不愁销售,更不用操心文化交流的问题。但对多数“文青”来讲,若想跟内地声名如雷贯耳的名人交往,想到他们居住的城市寻觅芳踪,这不大不小的海峡阻隔,就容易以为踏破铁鞋也无觅处。海口有多少资质本来十分优秀的“文青”,年轻时会在海口的文艺界蹦达一阵,后来发现可以展示才艺的平台不多,或是认为文艺创作很难改变什么,最后干脆偃旗息鼓……

有位姓曾(海南澄迈人)的音乐人,带着儿子在海口打拼,收入微薄。他说他儿子是优秀的,但在海口的音乐比赛中,往往受制于各种因素,很难得到好名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有时反而能脱颖而出。他们现在打算在海口先练好各种本事,再到广州、长沙乃至北京那样的地方去闯荡。

海口好些人有真功随身,在海口这块热土上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之后,一有机会出去展示,往往能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佼佼者,就像一些商人经过海口的历练之后,反而成功概率更高一样。

互联网在填补海口人对外交往的鸿沟,加之海口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南来北往的客人越来越多,海口成为国内外新闻焦点的机会也在增加。海口人的视野和见识不再是明显的弱项,海口人骨子里的自卑在转向自信。

新闻推荐

骑电动车撞死行人逃逸半个月 在海口打散工一江西女子昨向警方投案自首

本报讯(记者张英和婷婷通讯员陈世清林馨)11月4日,海口市发生一起一辆电动自行车与一名行人相撞事故,造成行人送医抢救无效死...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