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干实事 脱贫致富引路人 记秀英区城西村驻村第一书记丁山
□见习记者林毓美
从机关办公室到每天走村串户,从繁华的市区到宁静的山村,从城里人变成村里人,这一切角色的转变,成了驻村第一书记“最美”的转身。他,就是2018年5月被中共海口市委组织部授以“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的秀英区东山镇城西村驻村第一书记丁山。
入户走访、询问近况、为民办事……是丁山自2017年4月成为秀英区东山镇城西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每天必做的工作。如今,无论大事小事,“有事就找丁书记”已成村民心里的选择,成为挂在村民嘴边常说的话。
将脚印留在每户村民家中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丁山深知,脱贫攻坚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十分关键。上任后,他常与村两委成员促膝谈心,将大家的心聚拢在城西村建设上,把力量引向脱贫攻坚中。
为能尽快熟悉工作,摸清村里基本情况,丁山坚持吃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休息日他基本都在加班,晚上加班更是家常便饭,不是走访贫困户,就是帮着处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在家人眼里,丁山的生活已被城西村的乡亲牢牢占满,全村村民的名字、家庭结构、基本情况等信息,他都了然于心,真正做到将脚印留到每一户村民的家中。
两年来,在丁山的带领下,城西村党支部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组织党员上“两学一做”电视夜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充分发挥出城西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到任以来培养村级干部2名,入党积极分子9名,发展预备党员2名,不断充实城西村党支部队伍。
摸索产业发展扶贫新模式
城西村委会位于东山镇西南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地理位置偏僻,是秀英区脱贫攻坚工作中一块难啃的“骨头”。丁山带领村干部,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把“精准到户、扶贫到人”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在全面了解分析城西村的贫困状况后,丁山认真掌握扶贫政策,多方考察调研扶贫产业项目,研究出一套以“政府+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村里27户农户以投资入股的形式,每年获取企业分红。“现在每月有2200元的工资,年底还能拿到分红。”颜春花是入股农户之一,现在每月有固定收入,下班后还能回家干农活、照顾孩子,工作家庭两不误。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给贫困户增收拓宽渠道,丁山利用村里的地理优势和村民丰富的养殖经验,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利用多方筹资而来的23万元资金,修建了占地29亩的鱼鸭生态养殖基地。光是养鸭,城西村在2017年就收入9.05万元,成为城西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今年,丁山又在养鸭的基础上,向养殖基地投放了22000尾鱼苗,同时申请了60万元资金用于种植百香果、红心柚等果树,发展乡村旅游,帮助城西村村民持续增收。
真情帮扶走进村民心坎
在城西村,每人聊到丁书记都会真心地竖起大拇指。“我老婆患有关节炎,治疗疾病花费了不少钱,丁书记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市交通局和秀英区司法局捐助了3000元,虽然不多,但对我们一家来说能解决看病的大问题。”贫困户吴多成对于丁山,有着道不尽的感激。
“以前种地没有什么收入,丁书记帮助我们就近就业,让我们到兰花基地上班,离家近还有固定工资,现在又帮助我儿子联系免费驾驶培训,太感谢他了。”贫困户李金梅一家在丁山的帮助下,解决了全家人的就业问题,拓宽了收入渠道,2017年顺利脱贫。
谈到在城西村的扶贫工作,丁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第一书记是党的书记,只有不忘初心,对村民充满感情,与村民同甘共苦、攻坚克难,凝聚力才能更强,影响力才能更大。”丁山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时至今日,城西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不断壮大。硬化环村公路8公里,增设太阳能路灯92杆,帮助完成危房改造2户,城西村3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30日讯(记者吴雨倩)今天下午,海口跨年火山音乐节活动之一的文创公益集市——“欢心乐市”文创主题公益活动,在海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