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团队:与死神赛跑的“白衣战神”

海南日报 2019-05-09 06:50

急救医护人员在转送患者的途中。图由受访者提供■本报记者侯赛

投票编号05

推荐人(单位):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

候选医护: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团队

他们是“铁人”,一天24小时奔波在急救一线;他们是“担架工”,紧急情况下,能抬起200多斤重的患者稳步走楼梯;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与死神赛跑……他们就是被称为“白衣战神”的院前急救医护工作者。

在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就有这样一支院前急救团队,他们人数不多,医护人员加上司机总共20多人,但他们撑起的却是整个海口琼山地区的急救“脊梁”。

“医生,快来救命……”4月19日下午3时17分,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室内,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求救电话是一位80多岁老人的亲属打来的。

铃声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急救中心当班人员已全部外出执行抢救任务,只有已经下班的医生陈心亮和护士洪菊还在值班间,他们刚参加完一场抢救,正吃着“午饭”。接到电话,两人立即放下碗筷,抓起物品架上的急救箱奔向急救车。从接到电话到急救车开出医院急救中心的大门,前后不到3分钟。

对每一位120急救工作者而言,从换上院前急救的“战服”,踏上急救车这辆“战马”的那刻起,都是在与死神赛跑。出车急救、医院转送、回站短暂休息、再出车急救……他们的工作始终在这样看似单调而又异常紧张的循环中度过。

2018年冬季的一个夜晚,海口一小区的一名小伙子心脏骤停。接到任务,急救人员迅速出车,经过紧急抢救,小伙转危为安。但在准备将患者转往医院时,为了将这名160多斤重的患者从狭窄的楼梯抬下3楼,急救人员累得手脚瘫软,汗水湿透了全身。但能救回一个年轻的生命,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

狭小的阁楼、拥挤的菜市场、车流如洪的马路、荒郊野外的沟田……这都是他们与死神赛跑的“战场”。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收到生命的急救信号,他们就有责任把医疗救助争分夺秒送到每一位病患身边。

“前面发生交通事故了,现场有人快不行了……”201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院前急救医生龙竞伟、护士王真和司机林志利在送完患者返回海口的路上,正巧碰到高速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发生车祸的车辆驾驶室内蜷卧着一位神志不清的伤员。见此情形,三人立即展开急救。

“车门卡死了,打不开,怎么办?”现场不停有人呼叫,患者鲜血直流。此时,龙竞伟迅速从救护车上拿下锤子,将车窗周围的玻璃敲掉,爬进驾驶室,三人一起将伤员抬出,转运到急救车上。在急救车3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他们依靠简单的医疗设备,凭借丰富的急救经验,给予伤者及时的救治。

司机林志利一脚油门踩到底,急救车在高速路应急车道上呼啸前进。急救过程中伤员的血液、胃内污秽物溅了医护人员一身,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气味,但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挽救伤者的生命。

在急救医护人员的工作中,他们收获到的不仅仅是感激,还有很多不解。

2017年的一天,当急诊医护人员将一位急重症病人送到一家三甲医院时,医院急诊已经病患爆满,根本没有一张空床。此时,急救医护人员要急着出下一趟车,而躺在担架床上的患者又因病情严重,不能站立,只能躺在担架上等待急救。

当他们安顿好患者赶到下一个急救现场时,耳边则充斥着围观群众的一片谩骂。呼救的是一位在马路上摔伤的老人。“你们也来得太慢了吧!后果你们承担得了吗?”激动之时,家属不问缘由上前动手打了随车的医务人员。而顾不得这一切,医务人员一边任由家属打骂,一边迅速将老人抬上担架送往医院。

他们有委屈。但是他们知道,为了确保病患得到快速救治,这点委屈不算什么。在这个很多人看来吃力不讨好的岗位上,有人选择离开,但更多人选择坚守。

急救团队中,护士长张明媚已经在这个岗位坚守了20多年。期间有多次转岗机会都被她婉言拒绝。身边很多人不理解,问她为什么?张明媚回答道:“看到猝死的患者能康复出院,看到车祸的伤员能转危为安,我能感觉到一份特别的幸福”。

新闻推荐

秀英汽车货运中心A栋楼两处商铺分别招租公告

项目编号:QY201905HN0067受委托,按现状对海口港集团公司秀英汽车货运中心A栋楼86-10及86-14两处商铺分别进行公开招租,...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