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他可能是海口最“守时”的男人 守护钟楼11年,听欧家传讲述海口钟楼光阴的故事

海南特区报 2019-11-14 14:33

扫码看视频本报讯“当,当——当……”每当正点,熟悉的钟声就会准时飘荡在海口长堤路得胜沙附近的上空。多少年来,这已经成为海口的城市符号。

欧家传,海口钟楼守钟人,守护钟楼11年,他被大家称为海口的“卡西莫多”。他和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一样默默无闻,却有着一颗善良、执着和认真的心。

海口钟楼建成于1929年,至今已近百年。用他的话讲,钟楼见证了海口近百年的变迁,而他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迁。

近日,在欧家传的引领下,记者走进这座钟楼,探寻海口数十年的光阴故事。记者苏钟文/图

海口钟楼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

每天8:00-22:00星期五闭馆(节假日除外)

■游玩时间

建议30分钟

■交通指南:

乘坐14、17、18、20、21、25、26、27、30、37、38、39、3、43、5、60、6、7、K4路等公交车在海口钟楼站下车。

钟楼守护

海口“卡西莫多”守护钟楼11载

海口钟楼坐落在长堤路得胜沙附近,一面正对着热闹非凡的新华北路商贸区,一面则对着奔腾不息的海甸河,远远放眼望去,那朱红色的高墙在碧树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亮眼。多年来,它一直是海口的重要的标志性与象征性建筑物,也被列为海口八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11月12日早上,海口下着雨。8点不到,46岁的欧家传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赶到钟楼,打开大门和窗户,接着打扫一楼的地面,打开灯光和电子显示屏,随后将一叠叠资料摆放整齐。做完这些简单的工作后,欧家传来到楼梯口,一步一步爬上6楼楼顶,检查钟楼里的四口大钟,时间是否准确。

“这些资料免费提供给参观钟楼的市民和游客。”欧家传说,钟楼每周对外开放六天,除了周五休息一天,其他时候的早上8点到下午6点,都对外开放。最近,钟楼开放时间延迟到了晚上10时。

“几乎每天的流程都差不多,我已经在钟楼工作了11年!”欧家传摸了摸鼻子,感慨地对记者说,干完手头的工作,他有时候会独自坐在钟楼附近,听着准点的钟声,静静感受时间的流淌。

钟楼变迁

应运港口发展而建钟楼成为海口地标

“第一次建的钟楼是在1929年,高27.3米,是一座深棕色的欧式四面钟建筑;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有过改造,各层的窗户全被堵上。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钟楼,是1987年重建的,有六层,高28米。”说到钟楼的历史变迁,欧家传如数家珍。

他拿来一份资料,指着上面的照片对记者说,海口钟楼始建于民国时期,这与当地商贸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海口设立海关总口,下辖岛内海关分口10处。清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民国时期,海口商贸往来繁荣,为适应对外通商的需要及百姓生活的方便,海口需有一个标准的计时设施。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便发动海外侨胞捐款,并仿照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的钟楼样式,精心设计,于1929年在南渡江入海口的长堤路码头修建一座钟楼。这是混合砼结构的建筑,高五层,机械式塔钟安置在顶层楼内,其四面装有大理石钟面,利用辘轳卷上钢丝绳转动吊砣垂直行走,撞击生铁铸成的鸣钟发出音响,每隔30分钟报时一次。

1987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拨款改建钟楼,占地面积25平方米,为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楼高28米。塔钟设置在顶层,采用先进的国产上海555牌电子钟,为音乐报时器,钟面宽2米,上罩有机玻璃,时针长0.7米,分针长0.9米,每小时正点报时一次。

钟楼维护

机械钟调校要求精准到秒

欧家传的家在离海口钟楼不远的地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对钟楼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小的时候,每当从钟楼经过,都会觉得钟楼好高大,好气派。”

11年前的一天,欧家传从师傅手中,接管了钟楼的这四口大钟。“我师傅姓何,他年纪大了,回家养老了。”欧家传说,是师傅手把手教会了他调钟和维护的技能。“师傅精通钟表维护技术,守了一辈子的钟楼,直至退休。”

“以前都是机械钟,不像现在用电子钟。”欧家传说,机械钟调校一次要花很长时间,得慢慢从链条的齿轮上,屏住呼吸用心调,而且要精准到误差在数秒之内。

在师傅的带领下,他反复磨练了近两年才能娴熟调校机械钟。而此时,师傅也到了退休年龄。“师傅临走前曾嘱咐我,要一直守着钟楼……”

“守钟的工作并不复杂,甚至有些枯燥乏味,现在钟楼的周边都安装有监控,也不用时时刻刻盯着,但是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而且我也答应师傅要好好守着钟楼。”欧家传说,在他看来,时钟准点报时的声音是全世界最美妙的声音,每当听到钟声,他就会觉得这个原本简单的工作,其实也非常有意义。

钟楼修缮

楼顶的大钟因台风受损,换过两次

说起11年的守钟生活,欧家传说,感触最深刻的就是经历的两次台风,“一次是"威马逊",一次是"海鸥"”,当时钟楼泡水了,楼顶的大钟受损也十分严重。”欧家传说,楼顶的大钟换过两次,“都是到上海的钟表厂根据尺寸订制的。”

欧家传说,师傅曾告诉他,解放初期的大钟换起来更麻烦,“那个时候守钟人比现在要辛苦多了。”欧家传说,当时的大钟是从德国订制的,每隔半小时报时一次。大钟报时的音响,其实是由两块一大一小的生铁铸成,互相碰撞发出声响,方圆多里都能听到钟声。而用来悬吊两块生铁的重锤,从顶楼垂落到底层需要两天时间,钟楼的管理人员每隔两天就得用转动的辘轳,将重锤重新卷上顶楼。

“以前钟楼周边的环境可没有现在这么好,如今钟楼周边每天都是花红草绿的,新建设的散步通道和跑道让人耳目一新。”欧家传告诉记者说,他已经把钟楼当成自己的家了,“可能我这辈子也舍不得离开。”

钟楼登顶

楼顶电子仪器确保4口大钟准确运行

钟楼的外观,很多市民游客都见过,那么钟楼楼顶的风景,相信很多市民都没见过。12日上午,记者跟随欧家传走进钟楼内部一探究竟。

“钟楼一共6层,上下的楼梯,宽只有60厘米,通往楼顶的楼梯坡度很陡,近70°,无法容纳两人并肩上下楼。”欧家传边带路边介绍。记者注意到,要想上楼,得先通过一个个狭窄而陡峭的台阶。二楼只放了一把椅子。“我们有时候累了,就可以暂时在二楼休息一会。”

顺着楼梯往上爬,不一会就到了楼顶。这里摆放着一台电子仪器,欧家传说,就是这个仪器,保证了四口大钟每天能准确运行,因此他每天都要过来巡查,一旦发现有任何误差就立即处理。

站在钟楼之巅,顿时令人心旷神怡。放眼眺望,蓝天白云与椰风海韵相映成趣,如诗如画般的美景更是令人陶醉。

欧家传告诉记者说,为了市民游客的安全,钟楼目前暂时只开放一楼。“钟楼一共有6层,每层都不宽敞,楼梯又陡又狭窄,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易发生拥挤事故。”欧家传说,钟楼的宣传手册上有二维码,游客扫码就能了解钟楼的历史、不同时代的变迁和现状。

钟楼历史

钟楼先后经过改建重修等多阶段

海口钟楼是旧时港口航运的计时器,也是海口多年发展变迁的历史见证。如今人们看到的钟楼并非最初建设的那一座。据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管理处副主任陈鸿辉介绍说,海口钟楼先后经过了始立、改建、重修等多个阶段。目前钟楼的电子钟有自动调节功能,一般误差不超过一秒。

始立

1928年,由于当时海口市尚没有标准的计时设施,给工厂、交通、商务及市民生活等带来了极大不便,在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的倡议下,海口商界和海外琼籍侨胞踊跃捐资,仿照上海、广州等城市构筑钟楼。次年春季,由海口市板桥村的郑道吉先生承建的大钟楼破土动工。钟楼为混合结构,高5层,占地16平方米,四边墙体用红砖砌筑,白石灰沟封,为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大钟为德国制造,由香港同胞周文治先生捐助,安置在钟楼的最高层。

改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钟楼顶上的箭镞尖角被磨平,各层的窗子被封上。

重修

1987年,为了改善长堤路的交通环境,旧钟楼被拆除。海口市政府专门拨款23.45万元,在旧钟楼附近的海口儿童公园内重修新钟楼。新钟楼由海口市建筑设计师林志民先生主持设计,海口市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于1987年12月15日落成。

新钟楼用地面积110.25平方米,建筑占地27.56平方米,高27.56米,为6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现貌

如今的钟楼,与相对的博爱路、得胜沙路、中山路等街道的南洋建筑骑楼铺店一起,印证了当年海口的繁荣兴盛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往穿梭的人们仰望钟楼,倾听悦耳的钟声,不仅能够获知准确的时间,同时也为生活找到了一处“航标”。

新闻推荐

海口农商行开展“央行支付 中流砥柱”宣传活动

宣传前台,许多市民正在了解支付清算系统业务知识。海口农商行供图本报讯(记者洪佳佳通讯员秦娇)“原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好...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