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疫情防控“守望者” 记秀英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员杨祖光
“您好,请出示一下你的健康码。”“你是从哪里到海口的?”“你最近都去过哪些地方?”……6月5日上午10点30分,在秀英港出站口,秀英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员杨祖光一直在不停地忙碌着。他一边询问旅客的行动轨迹,一边耐心指导帮助旅客注册海南健康码。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从1月25日大年初一那天起,杨祖光先后被派往新海港、秀英港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至今仍坚守在秀英港,和队员们一起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100多个日夜的坚守,杨祖光有过担忧,但他从未退缩,依然和队员们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在同事眼里,他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做事都是为别人考虑,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老杨”。
A下沉一线14年付出倍感欣慰
杨祖光今年50岁,身材高大。在他头上,能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黑发夹杂着白发。交流当中,他逻辑清晰,表达顺畅,他说这可能是多年在基层工作养成的习惯。
2006年因机构改革,杨祖光被调入到城市管理系统工作,不久后,他又被调到秀英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变的是单位,工作内容没变,同样也是做督查工作。”杨祖光说,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下沉到街道、乡镇,督查指导各属地执法中队开展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属地执法中队整改。如涉及重大或跨区域问题,则由大队统一协调解决。
从2006年算起,杨祖光在城市管理单位工作了14年。回望过去,他感到很欣慰,“工作这些年,每个镇(街),每条道路,我们都走过。每天看着城市变得越来越干净,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证明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
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杨祖光心里也有一些失落。他说城市管理工作有时不被理解,执法工作面对更多的是普通基层民众,他们对城市管理工作认识不高,会产生偏见。“在执法当中,我们始终保持文明执法,和谐解决问题。”杨祖光说。
B坚守港口把好疫情防控关卡
6月5日上午10时许,一批到达秀英港的旅客上岸后,陆续走向出站口接受体温测量及检查个人相关信息。市、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分工协作,筑牢疫情“防火墙”。
“我主要负责检查旅客的健康码及行动轨迹。”杨祖光介绍,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关注从重点疫区来琼的旅客,查看他们的健康码是否属于正常状态、是否有核酸检测报告,以及检查其他旅客行动轨迹。
在出站口两边放置了几间活动板房,里面都安装了空调,中间通道搭了简易遮阳棚,棚下很闷热。“活动板房是几个月前装的,现在办公条件好很多了。”杨祖光笑着说,没装活动板房前条件艰苦,现场只搭了几个简易遮阳棚,他们每天要忍受高温煎熬及风吹雨打。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港口突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遮阳棚被吹走,他们被逼到狭小的房间里办公。
活动板房设置了对外的窗口,旅客通过窗口办理相关程序后方可通过出站口。透过窗口,杨祖光仔细询问旅客的身份信息、行动轨迹等相关个人信息。“有时候忙起来,要持续忙6个小时,上个厕所都觉得是件奢侈的事。”杨祖光说,他们实行三班倒,24小时有人在岗,在秀英港有3个点位,每个点位有两名执法队员在岗。
杨祖光的一名同事说,他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有困难都是往前冲。在工作当中,他更多的是考虑身边的同事,“知道一位同事有胃病,每到饭点他让同事先去吃饭,而他时常因为一波又一波上岸的旅客,一再推迟吃饭,有时候下午3点才吃午饭。”
“在港口守了好几个月,每天接触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有时候想想挺担心的,下班后就立刻洗澡,消毒清洗衣物。”杨祖光说,港口是疫情防控一道重要关卡,事关全省人民安危,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马虎。
(撰稿/图片陈太蒋)
新闻推荐
本报6月9日讯(记者李银)不久前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明确各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