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分不清垃圾怎么办? 《海口垃圾分类50问》来了

海口日报 2020-08-02 08:11

秀英区储运小区,居民将已经分类的厨余垃圾投进厨余垃圾桶内,并把装厨余垃圾的袋子扔进其他垃圾桶内。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在国贸大院举办的龙华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市集上,志愿者向小朋友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本报记者 邝晓霞 摄琼山区凤翔街道大园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美兰区和平南街道君尧社区,作为“环保小卫士”的小学生们在测量他们收集来的垃圾重量。 本报记者 陈长宇 摄?扫码了解《海口垃圾分类50问》

本报8月1日讯(记者龙易强)海口的垃圾分几类?椰子壳、榴莲壳、螃蟹壳是什么垃圾?分不清哪类垃圾怎么办?垃圾分类后,中间如何运输,后端如何处理?日前,海口市园林与环境卫生管理局发布《海口垃圾分类50问》,就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据了解,海口市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高达3700多吨,“垃圾围城”的困境对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如果处置不当,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引起动物误食。垃圾分类能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轻垃圾末端处置的压力。

目前,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含餐厨废弃物、果蔬垃圾等)和其他垃圾”四分类标准。生活垃圾处理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至指定收集点的相应收集容器内,不得随意倾倒、抛撒、焚烧或者堆放。

垃圾分类投放可减物业费

本报8月1日讯(记者陈丽园通讯员陈创淼)8月1日上午,秀英区储运小区的居民们拎着一袋袋垃圾,来到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大家熟练地用厨余垃圾桶边上的破袋工具,破袋处理厨余垃圾后,再把垃圾袋扔进其他垃圾的垃圾桶里。

位于秀英区双拥路的储运小区是该区首批垃圾分类示范试点。自6月22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在海秀街道以及社区的支持下,该小区设置了垃圾分类容器,并在垃圾投放点设置了照明灯、洗手台、破袋机器等设施,同时聘请了督导员和志愿者、制定了奖惩措施,督促居民正确投放垃圾,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

海秀街道长秀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储运小区的垃圾都是混装投放。今年6月份后,该小区垃圾屋的垃圾桶被分成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类。紧挨着垃圾屋,有一个太阳能可回收智能垃圾箱。对于不擅长操作智能手机的居民,小区还设置了一个单独的绿色垃圾桶,可用来投放可回收垃圾。

为了指导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小区专门招募了1名督导员、6名志愿者对垃圾分类进行宣传、引导。为提升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储运小区还举行垃圾分类月评比活动,对近一个月来居民每日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打分。积分前五名家庭减免一个月物业费;积分6至10名家庭可获得一袋10斤大米。截至目前,储运小区实现了垃圾分类参与率100%、知晓率100%,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已达96%以上。

“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

本报8月1日讯(记者邝晓霞特约记者刘伟)作为中心城区,龙华区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为试点小区居民发放“两桶一袋”、设置洗手池、举办抽奖活动等方式,提升辖区垃圾分类准确率和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和主动性。

“扔完垃圾可以顺便洗手,很方便。”8月1日,美源·日月城小区居民陈美娟在自家楼下的垃圾投放点看到,这里多了一个洗手台。“看得出来,政府推进垃圾分类的力度很大,我们作为居民也要自觉。”陈美娟说,近段时间来,小区经常举办各类抽奖活动,鼓励大家下楼垃圾分类投放,现在街坊邻里对于垃圾分类已形成共识。

作为龙华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美源·日月城目前正在实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小区居民可以在每日7时30分-9时30分,18时30分-20时30分将垃圾投放到3处垃圾分类投放点,再由龙马环卫工作人员搬运到垃圾房。

垃圾分类,氛围很重要。据悉,龙马公司制作宣传展板、海报、更换垃圾分类类贴等。如今,走在各个试点小区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横幅,垃圾分类氛围十分浓厚。

“互联网+”宣传垃圾分类

本报8月1日讯(记者史瑞丽特约记者许晶亮)8月1日下午,在琼山区凤翔街道大园社区垃圾投放处,写着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的4类垃圾桶依次排开。一辆崭新的绿色垃圾运送车驶入大园里街巷,绿色对应为厨余垃圾,短短几分钟内,地面厨余垃圾桶内的垃圾都被装进垃圾运送车里。

“以前是一个桶,所有垃圾混合在一起。现在我们是按照四种垃圾分类,购置了垃圾桶,并按照颜色配置了垃圾运送车,这样辨识度高,易于群众区别。”海口京环公司经理樊京虎介绍。

现场,社区居民陈先生正在搬家,他分类整理好了各类垃圾,仔细地按类丢放。大园社区副书记陈博介绍,为了做好垃圾分类,社区平时通过进家入户、拉横幅、发放宣传页等方式,多管齐下进行大量宣传,目的就是告诉大家怎么做好垃圾分类,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帮助居民认识和精准投放。目前,经过前期的不断宣传,居民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

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琼山区还开发了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小程序。通过“互联网+垃圾分类”让环保新理念走进社区,居民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学习到垃圾分类知识。

生活垃圾变身“网红”酵素

本报8月1日讯(记者曹马志)“垃圾可以变酵素,太神奇了。”8月1日上午,在美兰区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市民陈建国利用周末到这里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后连连称赞。在这里,人们随手丢弃的果皮,加上水、黑糖,过段时间就变成环保酵素,可以用于洗衣洗菜洗碗,堪称“神奇宝贝”。

环保酵素是环保教育站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网红产品”。环保酵素是一种利用菜渣、果皮等鲜垃圾发酵制成的液体,制作过程简单、材料随手可得,可有效减少垃圾量,用途广泛。“这种酵素可用来洗衣、洗车、洗澡、洗地,酵素随着水流进入沟渠、河流、大海,所经之地能抑制细菌、净化河流,降低传染病通过水源传染的风险。”白沙门环保教育站站长蒋付军告诉记者。

每天,环保教育站的志愿者通过系统的、全方位的科普,增进市民游客对环保酵素的了解与认可。在环保酵素制作体验区,周边墙上展示着环保酵素的广泛用途及做法等,酵素制作的准备材料也一应俱全,来访的市民及游客可亲自动手学习制作酵素。待酵素发酵好以后,环保教育站将其免费赠送给到访的居民、游客。

在环保教育站的志愿者们眼里,垃圾里有很多资源,分类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复杂,但大部分居民没有这个意识,因而造成了很多浪费。志愿者们身体力行支持环保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不过是把居民送来的垃进行分类,将其中可循环利用的塑料瓶、金属等资源挑拣出来,再集中进行废品回收处理,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换来的钱还可以用来献爱心,一举两得。

新闻推荐

章之乐康悦音疗团队为敬老院老人献唱

本报8月1日讯(记者梁冰)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当天上午,海南章之乐康悦音疗爱心团队来到海南爱至家老人院,为老人们献上一台年代军...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