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口盐灶古村 ?煮海为盐 以盐谋生

海南日报 2020-08-10 08:03

六灶村曾经是盐灶村的一部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区,不过原先刻有村名的石头还在。许建康 摄盐灶村一段被榕树根缠绕的墙壁。许建康 摄2017年7月,改造前的盐灶村等滨海街区。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文\本刊特约撰稿许建康

海口市龙华区的盐灶村,是一个曾经以“煮海为盐,以盐谋生”的古村,如今是一个不断被改造和蜕变的城中村,已被划分为滨海街道的一个个社区,如六灶社区、八灶社区。

盐灶村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南侧、龙华路以北、龙昆北路以东。随着城市的发展,盐灶村原有的风貌正在改变中,已经融入海口市的中心城区,成为海口老城区的主要区域。

作为海口曾经的市郊农村,几百年来,盐灶村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村名源于“煮海为盐”

顾名思义,盐灶因煮海水为盐而得名。

今天的滨海大道以北的地方,在明代末期之前全部都是大海,当年还有一港口叫“盐灶港”。

据民国《琼山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以前,海口港西二里许有盐灶港。”当时盐灶村所在的区域是一片海滩,“乾隆初年,由于港门淤浅,商人陈国安等呈请知县杨宗秉将东西炮台支沟筑堤堵塞,改水往西由盐灶转海口出海,南北官渡由此。”

明末,有一群福建莆田人渡海迁居至此,当时从福建莆田迁徙而来的先民靠海吃海,利用海水煮盐的经验,在这里垒灶煮盐,靠盐业谋生。此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村落。由于垒灶煮海水为盐,其所产之盐远近闻名,于是人们干脆称之为“盐灶村”,从事盐业的男子都被称为“盐灶爹”。

1882年10月,美国传教士香便文在丹麦传教士冶基善的陪同下,在海南岛进行了为期45天的徒步考察。在他写的《海南纪行》里就有“在海口盐灶村,人们用海水制盐”的相关记载,虽然寥寥几笔,却真实、生动地描述了历史上当地人用海水制盐的生产劳动场景。

位于新庙村的北帝庙,有块道光九年(1829年)所立的石碑,碑额上“兹将盐博乡新庙筑磡竝(并)开机氖水井捐款XX”的文字依稀可辨,原来,新庙村一带在清代也叫“盐博乡”,由此可知当时盐灶村一带的制盐业是很发达的。根据上面的文字记载,晚清时期的“盐博乡”,管辖老庙、新庙、上灶、下灶(龙兴坊)、博义、六灶、七灶和八灶等8个村庄。这些村庄在生产劳动上的职能是不一样的,坊间流传的一些顺口溜生动地描述了这些村庄的分工:“老庙抓鱼虾,新庙拿竹竿,上灶跑临高,下灶贩盐卖,博义煮盐忙,六灶破竹竿,八灶挑大粪。”

七灶村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经消失,只剩下7个村庄。后来,随着盐灶村范围不断扩大,在原有村庄上又分出一些聚落,最终形成龙昆上村、龙昆下村、上灶、下灶村(龙兴坊)、六灶村、八灶村、新庙村、老庙村、博义村和博贤村等10个自然村,但每个村坊的分工还是不一样。

“盐婆”的传说

盐灶村一带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盐婆传说”。

盐婆不但是位女英雄,而且还是织竹为釜、煮海为盐的发明者,她姓严,名叫秀英。当时由于村里经常受到海盗抢劫,坚强、勇敢的严秀英就站出来,召集村民想出办法吓退了海盗,不再受海盗的侵扰。

据说原始的海水煮盐方法是:直接将海水倒在陶罐里煮,这样煮出来的海盐味道一般,产量也很少。在一次煮盐过程中,严秀英偶然发现,用于装盐的簸箕放在煮盐的灶边居然没被火烧掉,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就尝试着用那个簸箕当作锅,倒入一些卤水来煮盐,不料果然成功,而且用这个方法煮出来的海盐味道非常好,产量也增加了不少。

有一天,母亲病了,严秀英就用这海盐拌饭喂母亲吃,母亲的病慢慢见好起来。此事传开后,人们纷纷来向她学习用簸箕煮海盐的方法。

然而,用簸箕煮海盐的方法虽然比用陶罐煮的产量会多一些,但是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于是她用竹篾编织成一个个矩形器皿,器皿根据需要可大可小。当然,煮盐的灶也要根据竹编器皿的大小而进行改造,用砖砌成四格,使竹篦器皿可以平稳放在灶上,灶的背后每格都要有空气孔(烟囱)。煮盐时掌握火候最重要,要用均匀的文火,才不至于把海盐烧糊或者烧坏竹木器皿。

据传这种大灶最大的可达长约4市丈,宽约2市丈,高约3市尺。如此“大灶”,同样也需要巨大的“镬釜”,这么大的“镬釜”,又无处可买,怎么办呢?于是,严秀英带领村民自己动手,削竹为篾,编织成盘,使之状如“鼎镬”,然后用石灰炼膏,层层涂抹,使之密密实实,并放在阴凉处晾干。用它来煮盐前,先用海盐浸泡一段时间,让海盐慢慢渗透到竹篾里。传说这样一口巨型“镬釜”,一次可煮卤水100多担,一次可得精盐2担。

严秀英死后,人们感恩她智退海盗,织竹为釜,煮海得盐,便尊她为“灶母娘娘”,口头称之为“盐婆”。盐婆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勇敢的化身和智慧的象征。盐灶一带的村民们至今在吟诵:“古风相继,世代铭记:盐婆织竹为釜,煮海拯黎民……筑庙宇以资祭祀,焚香火永世念慈。”不仅下灶村的灶母娘娘庙供奉她,博义村的关圣庙、玉沙村的玉沙庙也有供奉。

盐灶村的形成与变迁,制盐业的兴盛与衰落,它凝聚着几百年的沧桑,孕育着安静却不寂静,又挥之不去民间记忆。

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盐灶村在这繁忙的都市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原先的社会功能早就终止,已经不再有那种“灶煎满天星,烟火数百里”的忙碌,曾经高大的煮盐灶台也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商住区。

盐灶村这个几百年来承载着海口先民“煮海为盐,以盐谋生”的村庄,已成为过去,现在只剩下村名与往事供人怀想追忆。

新闻推荐

共享单车“精准”停桥上 原因:“越线停车”要交20元调度费

共享单车“精准”停桥上原因:“越线停车”要交20元调度费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魏铭纬摄影报道)8月7日11时30分,...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