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学生 用渴望,奏出无声世界的乐章
音乐响起,24名少男少女骤然起舞。舞曲恢宏,舞姿刚劲,感染力随着舞台向外喷薄,为现场观众呈上视听盛宴。
2020年10月17日—18日,“追逐艺术梦·共享自贸港”第四届海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海口举行,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选送的《致敬最美逆行者》(舞蹈类)获表演类一等奖,《耕耘者》(舞蹈类)和《莫扎特奏鸣曲Kv30第一乐章》(器乐类)获表演三等奖,《西班牙的风》(器乐类)获表演三等奖。此外,《耕耘者》(舞蹈类)和《西班牙的风》(器乐类)获辅导一等奖,《致敬最美逆行者》(舞蹈类)和《莫扎特奏鸣曲Kv30第一乐章》(器乐类)获辅导二等奖。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并获组织奖。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24名舞者是一群听障学生,8名乐队成员均是视障学生,他们却用对艺术的渴望,奏出多彩的乐章。
搭建艺术桥梁连接“有声世界”
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每一次训练都是一场挑战和洗礼。
在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启聪部二楼的训练室内,每天下午都会响起舞曲的旋律。24名少男少女在5位教师的指导下,或弯腰曲背、或抬手旋转,模拟着田间地头的劳作场景,反复训练,打磨每一处动作细节。
舞蹈队的指导老师,分别来自3个不同的教学部。训练期间,5名教师分别在队伍的各个角落以及正前方进行指挥。舞蹈队负责人邓海妹介绍,由于听力原因,舞蹈队员在训练过程中遇到挫折很难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老师的及时指挥和适时鼓励变得尤为重要,而孩子们也在舞蹈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寻找到精神寄托。
“舞蹈需要音乐伴奏,而他们的世界是寂静的。我们就相当于他们的音箱,用肢体动作和表情给他们传递无声的"音乐"。”面对这群特殊的舞蹈演员,该校音乐老师刘雨璠深知,舞蹈满足了他们对有声世界的好奇心,也提升了自信。
“受方言和孩子们各自表达习惯的影响,我学习的手语和孩子们表达所用的手语存在区别。”起初上课时遇到和孩子们交流方面的难题,刘雨璠一边细心与他们交流,一边请教其他老师,让自己充分适应教学需求,了解每个孩子。“他们的世界本来是无声的,而艺术如一座桥梁,拉近了他们和有声世界的距离,让人可以看到他们的情绪表达。”刘雨璠的梦想是继续做搭桥的人,让孩子们因为舞蹈走向更好的未来。
执着追求梦想艺术相伴一生
职业无贵贱,但求职者有自己想成为的人。舞蹈队里的吴东清和陈虹娇是男女主演,目前都是启聪部高三一班学生。20岁的陈虹娇的梦想是做一名舞蹈老师,喜欢垫脚起跳的感觉,学校大大小小的赛场都有她的身影。相比于陈虹娇的执着,吴东清的梦想是希望将来能在做一名糕点师的同时,让舞蹈伴随一生。
“按以往惯例,盲生毕业即走向中医推拿按摩的岗位。然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有更加纯粹、执着的追求,那就是艺术。”乐队的负责人李儒书老师介绍。
在该校乐队中,20岁的梁贵是电子琴手,也是学校里小有名气的歌手。“音乐使我快乐。”梁贵在职高班,除了接受技能培训,音乐是随时相伴的朋友。学电子琴两年来,梁贵的梦想一直是从事音乐表演。
乐队的吉他手梁水杰视力全盲,吉他弹奏全凭指尖触摸。对于梁水杰来说,音乐道路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我会努力学习推拿技能,但音乐会一直伴随着我,如果有机会,我会争取从事音乐相关的行业。”梁水杰一边说着一边用指尖灵动拨过琴弦,旋律如水流动。
加强艺术教育成就“自立人生”
“艺术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触摸社会。”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何瑞金介绍,学校自办学以来,确立了“一切为了特殊儿童少年的未来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制定了“让残疾儿童少年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能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的办学目标,重塑了“尊重生命,自立人生”的校训。
“暑假12天,平时每天下课后,都是老师和孩子们的训练时间。”何瑞金介绍,学校为此次“追逐艺术梦·共享自贸港”第四届海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送选的四个节目,均是根据现阶段社会热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或创作,且舞蹈节目演员人数较多,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前期的训练指导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艺术教育有利于提升特殊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今,在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专业的音乐、舞蹈老师数量不足,部分其他科目教师强化训练,为学生开足艺术课程,给特殊学生的青春以更多的艺术滋养。
何瑞金表示,未来,学校还将强化艺术类师资招聘和培训,将艺术教育更好地融入特殊学生的校园生活。
(肖卫香)
新闻推荐
市民:“A4腰”椰子树会倒吗? 相关部门:没有虫蛀和腐根,会加强管理
□见习记者林鸿晖文/图记者李志良/图本报讯近日,海口市民李先生向本报反映,南海大道靠近中沙路路段的人行道上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