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老教育工作者的高考记忆高考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省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大学生录取率翻了几十倍
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高等教育普及、高考录取率逐年翻倍……海南省教育厅原助理巡视员吴慎劝、海南大学退休教授王家儒见证了以上变化。今天,我们跟随两位老教育工作者的记忆,回望海南省的“高考”历程。
□南国都市报记者黄婷/文陈卫东/图
忆往昔
考生日耕夜读
不愿错过改变命运的机会
1977年冬,21岁的海口小伙王家儒感到无比温暖,因为一则高考恢复的消息让他看到了希望。
“中断11年的高考突然恢复,就像一道光照进来,每个人都想抓住它。”王家儒说。
“当年是考前填报志愿,可选择的高校、专业不多,我填报的是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王家儒介绍,他自1968年初中毕业后留在海口工作,因常年分管宣传工作积累了绘画经验,因而选择了报考美术学院。
“先交作品,通过筛选才有考试的资格。”王家儒回忆,当年,海南只有约30名考生获得了广东地区美院的准考证,他是其中之一。“准考证上的名字和考点都是手写的。”王家儒指着泛黄的准考证告诉记者。
十年工作,王家儒的手早已被机器打满老茧,对书本上的知识已然陌生,再加上他没有上过高中,考前复习任务繁重。彼时,王家儒仍是工厂工人,为了备战高考,他只能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大家都是日耕夜读,并不觉得辛苦。”王家儒说。
王家儒回忆,当时考试科目少,文化课都是开卷考试。他除了考专业课,仅需参加语文和政治两个科目考试。普通高考生则分文理科,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史地;理科(包括工、农、医)考政治、语文、数学、理化。“考场上没有层层安检,更没有现代化金属探测器。”王家儒说。
聊经历
考务人员无办公室
挤防震棚人工评卷统分
省教育厅原助理巡视员吴慎劝同样对1977年的高考印象深刻。他介绍,中断11年的高考突然恢复,海南共吸引了12届8.5万名考生报名。其中,不乏孩子已经上小学、中学的“大龄青年”。当时,有些县城中学容纳不了考生,就在乡镇中学设了考点。大大小小的考点加起来,整个海南行政区一共有100多个考点。
吴慎劝回忆,从开始准备到正式考试不足两个月,考务筹备仓促,参与筹备高考的人员都高度紧张。“那时条件艰苦,连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只能在几间防震棚里办公。”吴慎劝说,棚子是油毛毡搭的,不仅光线暗、空气差、蚊子多,而且经常停电,风扇和电灯几乎成了摆设,他们常常点着蜡烛忙到夜里两三点。
“当年的高考试题由各省单独命题,考试时间也由各省自主确定。”吴慎劝介绍,那时海南还不能自主印刷试卷,得由专人搭乘专机到广州领取试卷。在评卷环节,更是动用上千人评卷,数百人计分。吴慎劝说,当时没有电脑和计算机,为了统计分数,招生办特地买了700多个算盘,海口文具店的不够,甚至到下面市县“搜罗”。2000多名老师参与集中阅卷,吃和住都成了问题。有的老师自备铺盖在教室里打地铺;市县招生办工作人员带着锅和碗,在操场的空地上搭灶生火,为阅卷老师“开小灶”。
谈变化
录取率翻几十倍
高考不再“挤独木桥”
来自海南省档案馆的资料显示,1977年,在实际参加考试的54315名海南行政区考生中,仅有2213人被普通大中专学校录取。王家儒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次高考而改变。
1978年3月,王家儒迈着欢腾的步伐进入广州美术学院。1988年,王家儒取得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随后成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在高校任教30年间,每迎来一届新学生,王家儒都会发现不一样的“高考”。“1977年恢复高考是在寒冬,后来是7月高考,再到后来每年高考固定在相对舒爽的初夏。”王家儒说。“我们高考时没法查询成绩,只能苦苦等待邮递员,现在电话、手机、网上等多种途径随时可查询成绩。”王家儒表示,从复习备考、考试评价,到查询成绩,高考各个环节都不断发展完善。
做大学教师30载,每送走一届学生,王家儒都不禁感慨,“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高校扩招,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一下多起来。学院专业也不断增加,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而来。如今,海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海南人不用出岛也可以上好大学。
“高等教育逐渐普及,高考已不再是决定命运的惟一道路,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一次经历而已。”王家儒表示。
一组数据表明:1977年海南54315人报名参加高考,录取2213人,录取率4.1%;1987年海南31200人报名参加高考,录取3693人,录取率11.8%;1997年16712人报名参加高考,录取6805人,录取率43.1%;进入21世纪,海南省高考录取率进一步增长,并逐年提高。
说发展
高考制度不断完善
新一轮改革全面启动
“40年来,高考的变化不仅在录取人数的增长,同样包括选拔制度的完善。”吴慎劝介绍,1988年,海南省考试管理中心成立,系全国最早将各类考试集于一体的省级考试招生管理机构。之后,海南省高考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全面铺开。
1989年,海南省高考9个科目均实行标准化分卷考试;1993年,海南省试行“3+2”高考科目设置改革;1995年,将考前填报志愿调整为考后估分填报志愿;2001年,实施“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高考科目设置;2009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让考生对录取结果更加满意……
“建省后,逐步实现借助电脑评卷、录取。”吴慎劝介绍,与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同步的是,海南省高考考务环境、录取手段也不断改进。“2002年,海南省高校招生实行网上异地远程录取,开启了招生录取现代技术的新纪元;2007年,高考9个科目全部实行网上评卷。”吴慎劝说,过去在防震棚里点着蜡烛人工阅卷的经历一去不复返。
2017年,海南省作为全国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正式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按照新高考模式,到2020年,海南省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数、外3科,不分文理,外语考试有两次机会。新高考从学生兴趣爱好、职业生涯出发,考生从史、地、政、理、化、生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课作为等级性科目纳入高考成绩。如今,2017级高中生已经进入走班教学,备战2020年新高考。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隔40年,我国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高考改革在全面启动,必将推动海南省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人才。
海南高考改革风云录
●1977年:恢复高考,海南54315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
●1985年:率先在全国试行标准分数和标准化分卷考试。
●1989年:高考9个科目均实行标准化分卷考试。
●1991年:试行“4×4”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1993年:在全国率先试行“3+2”高考科目设置改革。
●1995年:将延续多年的考前填报志愿调整为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2001年:在全国首批实施“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高考科目设置。
●2007年: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非高考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10%计入高考投档总分。
●2009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
●2012年:启动标准化考点建设工程。
●2013年:出台“异地高考”政策。
●2017年:本科一批和二批院校合并录取;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
新闻推荐
上接A01版以及《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要求方面进行有效监督,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