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坚守 甘泉润心
初入海南师范大学执教新闻学专业时,因为专业教师奇缺,因此不得不客串多门专业课,其中就有一门课叫做《副刊研究》。因为地域接近性的缘故,自然就注意到《海南日报》的“椰风”文学副刊,然后还有后来的《海南周刊》。
既然是教学所需,难免会以研究者的视角来打量《海南周刊》。2008年,传统媒体已经逐渐式微,不少副刊呈现颓败之势,当然也有《人民日报·大地》《新民晚报·夜明珠》《羊城晚报·花地》等老牌副刊携几十年的品牌效应以泰山压顶的姿态毫不退让。因此,那个时候在我看来,《海南周刊》的创办虽然彰显了《海南日报》人迎难而上的勇气,彰显了他们的理想与情怀,而且内容和形式都能让人耳目一新,但究竟能走多远难预料。
虽然当时用略带悲观的眼光来预测《海南周刊》的命运,但是它的诞生毕竟是海南文化界的大事情,因此,“周一见”便成了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年的《副刊研究》课堂上,也都会花上两节课的时间来对《海南周刊》进行分析评点,当然免不了会说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语,末了还会颇带悲壮地说:说不准哪天《海南周刊》就淡出我们的视线了,但是大家需要记住它,因为它在海南文化记忆和传承方面功不可没!
我当时的确太过悲观了。一晃《海南周刊》就走过十年了。这十年,传媒市场的变化进一步加快,但是《海南周刊》的初心却从未曾动摇过,步伐更加坚定,读者的认可度也节节攀升,逐渐成为海南文化的新名片。在自己的阅读记忆中,它可谓是“一汪魔幻的甘泉”。
作为一个综合类副刊,《海南周刊》的确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她既有新闻板块如热点、特稿、人物、观察、对话等直接切入海南乃至全国、全世界的热点事件,体现了副刊也需要彰显的时效性原则;同时还有地方文化板块如史话、岁月、讲谭、艺术、海之南等,体现了副刊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地域接近性原则;同时还有生活板块如影视、乐活、行走、悦读、收藏、美食、文苑等,体现了副刊的年轻化时尚化原则。我想,这三大原则正是保证《海南周刊》立高行远的基本前提吧。很长时间来,一些不了解实情的人总是将海南视为“文化荒漠”,我想,即便是“荒漠”,《海南周刊》和《天涯》等也应当是荒漠中的甘泉,而且是一汪魔幻的甘泉!
今年是《海南周刊》创办十周年,我想,自己作为一个传媒研究者和资深读者,是否应该为她做点什么。考虑良久,我让自己的研究生以《海南周刊》为对象,以十周年为契机,撰写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定为《海南文化记忆的媒介呈现》。现在学生已经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并顺利通过答辩了。我希望,学术界对《海南周刊》的关注和研究,这才是刚刚开始,当有后续者接力推动。
初入琼岛,因为想早日融入海南,阅读了不少地方文史资料,后来和友人出版了《海南历代贬官研究》一书。这对于从事影视传媒教育的我来说,颇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我更认为这是自己情感投射的产物,体现了自己了解海南、融入海南的心路历程。因为这个缘故,《海南周刊》编辑和我约稿,主要是写海南历史人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成为《海南周刊》的常客了,后来热心的编辑干脆为我量身打造了一个版块“宋元海南人物志”。如今,“宋元海南人物志”已经维系了好几年,先后推出六七十篇专版文章,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有些读者还因此和我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同时,因为长年从事影视传媒教育,我偶尔还客串《海南周刊》影视版主笔,将自己最新的观影心得和读者分享。这进一步强化了“周一见”在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十年,我见证了《海南周刊》的成长,而《海南周刊》也让我完成了阅读者、研究者、撰稿者三种角色的统一。十年,对于人类历史长河来说,如同沧海一粟,仅仅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份报纸来说,十年代表了一种坚守,也代表了一个蝶变历程。希望再过十年,再过二十年……《海南周刊》依然坚挺,依然青春盎然,依然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一汪魔幻的甘泉。
新闻推荐
本报海口11月24日讯(记者邓海宁特约记者陈世清通讯员钟玲)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11月24日19时30分,海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