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耳朵”因黎族音乐结缘海南 搭建原创音乐交流平台为海南本土音乐发展奔走音为爱好 乐此不疲
音乐会主办方是“打火机录音艺术工作室”,主人“耳朵”来自北京,8年来往返于京琼两地,坚持举办“原创音乐会”,只为给海南提供孕育原创音乐的温床。
原创音乐会点亮别样夜晚
“耳朵”本名廖双川,是位“70后”音乐人,中央音乐学院科班出身,学的是作曲专业,因黎族音乐结缘海南。他痴爱黎族音乐,为海南本土音乐发展不断奔走,更是琼地音乐发烧友的“知音”。
11月29日晚,全省各个市县的音乐爱好者集结海口,带着他们的作品赴一场原创音乐的盛会。
“在海南,喜欢原创音乐的人有很多,可这样的比赛交流平台却不多。”选手胡其昊特地从陵水赶往,因为共同爱好音乐与“耳朵”认识,已经参加两届“一人一琴一首歌”民间原创音乐会。胡其昊认为原创音乐会不仅让歌手有了一个展示的平台,科班出身的“耳朵”还给音乐爱好者“发福利”——举办作曲知识讲座。
连续多届担任评委的海南本土音乐人符彦崇说,音乐会的“逼格”一届比一届高,这一届更有“海选”环节,优中选优。符彦崇说,参加完音乐会,不少音乐爱好者发现,自己所处的原创音乐圈子越来越广,氛围愈发浓厚。
作为本次音乐会的主办人,廖双川告诉记者,音乐会是纯公益的,纯粹是把喜欢音乐、追求原创的发烧友聚集在一起“玩音乐”,找场地、邀评委都是他一人操办,耗费不少时间精力,但他却乐此不疲。
因黎族音乐结缘海南
廖双川说,8年前受邀为海南“三月三”晚会创作歌曲,他特地赶往海南黎族地区采风创作,没想到一接触黎族音乐,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喜欢黎族音乐,它对生命更客观直面地诠释,让人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廖双川表示,他久闻黎族著名歌手王妚大盛名,知道她两度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献歌,因为王妚大,廖双川沉浸在黎歌中如痴如醉。
唱黎歌,哼黎调,廖双川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黎歌质朴无华,却闪耀智慧之光,闪耀艺术星辉,散发着深涧幽谷瑶花琪草的芬芳。那是民族瑰宝,既热情奔放,甜香迷人,又清丽婉转,深沉凝重。8年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海南黎族地区,每到一处了解黎族音乐文化,就愈发觉得黎族音乐博大精深,自己卑微无比。现在,他在海口组建了一个音乐工作室,研究创作黎族歌曲。他向记者透露,目前他还在撰写一本关于黎族音乐文化的书,希望能给黎族音乐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海南本土音乐发展奔走
多次担当音乐会评委的符彦崇对音乐会的筹备再了解不过,他感慨,“没有廖老师热情地奔走,为音乐会宣传、找场地邀评委……音乐会就办不起来。”
“来到海南以后,结识了很多喜欢音乐、爱好原创的朋友,大家时常聚在一起聊天,都认为举办原创音乐比赛,给本土的音乐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颇有意义,那么就由我来操持吧。”廖双川说。
“音乐会是纯公益的,幸运的是得到很多音乐爱好者的共鸣和支持。例如今晚为我们提供场地的音乐餐吧负责人,他也是黎族音乐的爱好者,一听到我的初衷,他毫不犹豫地支持,分毫不取。还有不少音乐人赠送吉他等乐器给获奖选手作为鼓励。”廖双川说,正是音乐爱好者的支持和鼓励,才让音乐会越办越好。音乐会交流之余,廖双川还会给大家公益上课,讲授作曲的相关知识。
廖双川认为,黎族音乐就一个沉睡的宝藏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而海南本土音乐人大都没有经过系统地音乐学习,缺少扎实的基本功,难以突破创新。因此,举办原创音乐比赛、开办讲座意义非凡。
新闻推荐
西柏坡中共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海南日报记者王凯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碑。(资料图片)文\本刊特约撰稿陈立超海南日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