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汇智聚力研究海南长臂猿种族存续密码保护海南“猿”住民
本报海口9月1日讯(记者李梦瑶)栖息地的修复是海南长臂猿种群恢复发展的关键,这种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身上依旧藏着太多的未知。海南日报记者从9月1日在海口召开的海南长臂猿喜添幼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自组建以来,邀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成立联合攻关课题组,从物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栖息地保护、保护威胁因素等多方面开展科研工作,正努力破解海南长臂猿种族存续密码。
“研究院成立之初,便将海南长臂猿等珍稀物种的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收集整理海南长臂猿研究文献,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并赴霸王岭实地调研,不断加强有关海南长臂猿的科学研究。”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理事长章新胜坦言,海南长臂猿和热带雨林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合理良好的机制体制和充沛的资源保障是该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拨付的1000万元开办费和第一年2000万元科研经费的支持下,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充分发挥平台化设计的优势,吸收国内外一流学者组成项目执行委员会,并公开招募科研项目负责人,目前已组成汇集300名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团队,依托研究院设立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更于日前正式获批。
“我们将发挥各自的学科特长,通过相互配合、联合攻关的方式进行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工作,同时兼顾整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和其他珍稀物种保护工作,为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海南模式""中国模式"。”章新胜介绍,于今年8月召开的海南长臂猿保护国际研讨会,便是该研究院充分吸收国际智慧、开展海南长臂猿保护联合攻关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这场国际研讨会上,《海南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框架》正式发布,提出将利用约15年时间,实现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翻番和可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霸王岭林业局和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政府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海南省海南长臂猿保护志愿者协会,意味着今后海南长臂猿的保护队伍将愈加庞大。
新闻推荐
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成效初显,种群数量增长至5群33只 猿家喜添丁
8月29日,霸王岭林区东崩岭区域,雌猿抱着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幼猿,蹲坐在枝丫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霸王岭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