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乐东新闻> 正文

60年来,“莺歌海”从一个小村镇到走上教科书,成为几代人共同的记忆……谁将荒滩变“银田”

海南日报 2018-12-17 07:42

莺歌海盐场建设初期施工场景。文\海南日报记者梁君穷

居诸不息,寒暑推移。

从1958年底莺歌海盐场生产出第一批盐,到如今已走过一个甲子的时光。

60年几多风雨,“莺歌海”从一个海岛西南边陲的小村镇,到走上教科书,成为几代人共同的时代记忆,成为一张海南的地理名片,其背后的故事经过一番淘洗,呈现于世人面前……

一格格晒盐池,呈“井”字相连;一座座盐堆,如初雪般澄澈人心。走入位于海南岛西南角,北部湾与南海交汇处的数千亩莺歌海盐田,诗与远方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

废弃铁轨、子弟小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职工楼、写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标语的发电厂,充满特殊年代的记忆。走入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莺歌海盐场,跨越几个年代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迟暮、沧桑,抑或是厚重?似乎很难找到轻重得当的词语来描述它。

起源

日军侵琼时对盐场的开发

一头是数千亩银光闪烁的盐田,一头是望不尽的蔚蓝大海,一段短短的纳潮沟,既沟通了大海与人世,也串联起古往与今来。“追溯盐场起源,不得不提日本人的规划与开发,未竟的庞大开发中,只有一条纳潮沟得以基本完成。”莺歌海镇文史专家陈明发介绍。

1939年2月14日凌晨,一声炮响打破了三亚湾黎明前的平静,一天内,三亚街、榆林港、崖州接连沦陷,琼南进入了饱含血泪的抗争史。同年7月3日,日军在乐东黄流附近的海岸再次登陆,占领了佛罗、莺歌海、岭头等地,尖峰岭下,万亩滩涂陷于敌手。

在此之前,日本人早已觊觎这片天然的制盐宝地,日本科学家吉川凉在台湾作海南岛调查报告时,就曾提及了莺歌海地区的气象、地理及盐业资源优势。

在广东省档案馆,就收藏着一份名为《东亚盐业株式会社建设莺歌海盐田工程概况》(以下简称《工程概况》)的珍贵史料,这是日本投降后,两广盐务管理局三亚盐场公署三亚场务所主任于1946年撰写的报告,对日本人为掠夺海南岛资源而开筑莺歌海盐场的情况,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述。

1935年,日本国内用盐量已达185万吨,随着对外侵略的扩张,用盐量自然增加,其50%以上的用盐来源于地中海、非洲与中国等地。“本岛备有产盐之最优条件,盐质之佳世所共知,经其占领,野心如狼虎者,自不会放过如斯资源。”《工程概况》中如是写道。

日军入侵海南后,由日本垄断财团三井洋行投资,成立东亚盐业株式会社,着手筹备在莺歌海地区开发盐场。三井洋行董事长藤枝得一曾亲自率领海军特务部台湾专卖局技师山田贡到海南,并编写了几份报告材料。“除地质比较上不甚善美外,余均为制盐之最优良条件。”其报告中对莺歌海制盐的各项条件作了详细评价。

彼时,军事日用逐渐增加,日本政府为了获得军事化学工业原料,迫不及待地进行筹建施工。1942年起,在日本海军特务部的主持下,会同东亚盐业株式会社,对莺歌海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勘测,计划年产34万至41万吨,并开始抓来劳工施工兴建。

由于受到抗日武装力量的打击,炸毁了海运设备的船只,致使施工进展缓慢。至1945年,三年间仅打通了一条小纳潮沟和建成一条榆林至黄流的窄轨铁路路基。随着侵华战争的失败,其建场计划宣告破产,大部分重要图纸也已被毁,莺歌海盐场第一次大规模开发计划就此终了。

搁浅

国民政府开发盐场的设想

日本人败退后,国民政府随即接管了琼岛的行政系统,同样的,日本人未完成的莺歌海盐场建场计划落到了国民政府手中。

虽然在建场计划刚起步就已结束,但日本投降后就有报纸报道称,日本人于崖县建有大规模之莺歌海盐田。而后,国人的目光被这里的新兴工业吸引而来。

1946年,“四大家族”所掌握的旧中国盐业公司提出开发莺歌海盐场的设想,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利用他掌握的旧盐务系统大权,令旧盐务管理局立即成立莺歌海盐场筹建组织,并着手整理日本人遗留下的资料。

据《莺歌海盐场场志》记载,1946年至1947年,旧盐务管理局关允副局长和郑丰曾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两次到海南。但未曾前往莺歌海实地勘测,便提出几个脱离实际的设计方案。

据盐场老员工推测,不去勘测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当时莺歌海地区距离中共的根据地较近,琼崖纵队游击活动较多,当时地方盐务机关向上移交的地图上,已把莺歌海涂成“生人勿近”的“匪区”;二是当时有地方盐务官员认为抗战数年来,各区都在产盐,“则现有盐田之产量,必呈生产过剩已无疑……莺歌海盐田现下似无续成之必要”。

1947年至1949年,宋子文主政广东,他对发展海南盐业,特别是开发莺歌海盐场兴趣不减,不仅制定了《关于在海南建设现代化盐场的指示》等文件,也曾当面勉励担任莺歌海盐场筹备专员的潜伏中共地下党员何世庸做好盐场筹备工作。

“日方建设莺歌海盐场时,技术人员大都来自台湾,为了搜集资料,我在1948年春随盐务总局组织的工程考察团到台湾去了一个月。”何世庸后来撰文回忆,随后他与总工程师郑厚平乘军机对莺歌海地区进行了空中考察,郑厚平接着着手设计。

然而不久后,随着国共两党战事的发展,榆林至黄流的铁路中断,何世庸等筹备人员不久也奉令撤回广州,莺歌海盐场短暂的三年开发梦再次化为泡影,这片与大海相连的土地期待着再次被唤醒。

唤醒

“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莺歌海盐场金鸡岭社区,我们见到了年近九旬的盐场退休职工吴坤新。吴坤新满布皱纹的脸上写满历经岁月的风霜,一双凹陷的眼晴显得深邃幽沉。

一聊起盐场过去的故事,这位老者话语逻辑清晰,精神矍铄,让人又看到了那个在盐田里挥汗如雨的小伙子。

上世纪50年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既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意与豪情,也有重振百业与开发边疆的艰难奋斗。

下转C03版

本版图片均由莺歌海盐场提供

新闻推荐

已办网签付首付款,能否退房?

乐东雷先生问:我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已办理了网签并支付了首付。现在,因为家庭纠纷,我想退房。但房管局以“该房已办理网签”为...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