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梧桐醉琼岛
文\海南日报记者李梦瑶
人类在给某些植物起名时可谓“毫不走心”,譬如法国梧桐——它既不是梧桐树,也非原产法国,却顶着这么一个名字“欺名盗世”,甚至摇身一变成了明星物种,实在让真正的梧桐科植物“叫屈不已”。
事实上,“血统纯正”的梧桐科植物在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海南更是一口气派出24位选手,其中海南梧桐、美丽火桐、保亭梭罗和剑叶梭罗不仅是海南特有种,前两者更分别属于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可谓“身价不菲”。
海南产四种特有梧桐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中,作者将梧桐描述为凤鸟青睐的栖居之所,自此这一梧桐科植物频繁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植物意象。
抛开人类赋予的象征意义,其实“朝阳高冈”的时空设定颇为符合梧桐的生态习性:树干端直,高达十余米,多生于显敞高暖之地,确能显露出百鸟之王不共凡鸟卑栖的高洁之志。
只是古时的琼州大地恐难看到这般景象。
据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徐颂军撰写的《梧桐科植物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一文介绍,中国野生梧桐科植物约18属87种,海南分布有13属24种,属数与广西并列第二,种数占比27.58%。
明明算是野生梧桐科植物的“大户人家”,但海南却并不产梧桐这一梧桐科植物的“科长”,反而孕育出海南梧桐、美丽梧桐、保亭梭罗、剑叶梭罗等四种特有种,且个个美得独具一格。
每年4月前后,到访昌江霸王岭、陵水吊罗山、海口石山地区、乐东尖锋岭及佳西自然保护区一带的热带季雨林中,会看到一株株树干高大直立、苍劲挺拔的海南梧桐伫立,枝头萦绕着一团团烟雾般的白黄色小花,让人怦然心动。
海南梧桐是中国梧桐科梧桐属植物中分布最南的一种,与梧桐“血缘”关系最亲,外形与习性也颇为相似。而隶属于梧桐科火桐属的美丽火桐,从外观便一下与前者区分开来:树皮似厚皮树,树叶似三角枫,花蕊似炮仗花,每逢花季树叶脱光,只剩满树红花,煞是好看。
相较之下,隶属于梧桐科梭罗树属的保亭梭罗和剑叶梭罗,叶片呈细长的椭圆形,与常见的梧桐叶相去甚远,单凭这一点便能判定它们只能算是梧桐属植物的“远亲”。
海南梧桐药用价值极高
北宋有一本书叫《桐谱》,将梧桐和泡桐放在一起写,开篇便说:“桐,柔木也。”正是因木材质地轻软,梧桐木常被古人用来制作乐器,但同科同属的海南梧桐材质却硬了不少,实在与拂琴雅事无缘。
尽管并非制作乐器之良材,海南梧桐的其他用处倒也不容小觑。
20世纪90年代,专家在对海南特有植物进行初步抗癌筛选中发现,包括海南梧桐在内的25种植物含有抗癌活性物质基础;2006年,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在实验中也发现海南梧桐的植物叶水提取物对多种癌细胞株呈现体外细胞毒作用。
遗憾的是,由于海南梧桐野生资源蕴藏量极其稀少,至今尚未有人工栽培种植,对其药用开发暂时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梧桐明明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大路货”,海南梧桐为何“人丁稀少”?
2014年,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生长在霸王岭、吊罗山一带的野生海南梧桐进行分布种质资源调查后,发现其生长速度较慢,分布数量甚少,一般仅以1—2株存在于植物群落中。与此同时,海南梧桐的种子含油,不耐久藏,种皮坚硬,透水、透气性差,在自然生境中繁殖成活率低。
由此看来,在群落生境的构建中,海南梧桐处于被动适应的地位,种群竞争力较弱,这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员建议,面对当前这种现状,人类应该通过设计种子育苗试验研究,建立有效的种子繁殖技术体系,提高海南梧桐的繁殖系数,以期海南梧桐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医疗研究和园林绿化,也可为海南梧桐植物资源的研发提供保障。
新闻推荐
考古工作人员用手铲清理陶片。考古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进行绘图。考古工作人员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测量。文\海南日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