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新闻> 国内要闻> 正文

宁夏“七五”普法教育新举措助力学法守法再上新台阶

法制时报 2018-07-24 18:03

全国省级法治报社长(总编辑)“七五普法塞上江南行”采访活动在宁夏启动全体人员交流学习“掌上12333”应用系统建设及推广应用情况银川市金凤区综合执法局女子中队部分队员高速公路交警执法现场全体人员交流学习“掌上12333”应用系统建设及推广应用情况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传来诵读宪法的法治之声全体人员听盐池县委政法委副秘书长、铁路护路办主任官涛介绍护路办工作亮点□本报记者连蒙林鸿河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创新和实施“七五”普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法治类纸媒因为其传统优势,为推动中国法治进程、政法事业的发展提供着强大舆论支持,在新时代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方面,理应更有作为。

七月的宁夏热情如火,这里有大漠、黄河、高山、绿洲,极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7月9日上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全国省级法治报社长(总编辑)“七五普法塞上江南行”采访活动在宁夏银川启动。此次采访活动由宁夏司法厅、宁夏普法办、全国省级法治报年会、宁夏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宁夏法治报社承办。一周的时间,采访团走进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等10多个采访点,聚焦宁夏“七五”普法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全国法治(制)报网、新媒体的主渠道宣传作用,深入挖掘典型,实地感受宁夏广大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发展目标的奋斗精神和作为,采写和记录宁夏“七五”普法成果和经验,聚焦宁夏“七五”普法,展现宁夏各地、各部门在普法工作的创新成果,传播和分享宁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学法守法的新时代风尚,助力宁夏法治宣传教育再上新台阶。

退伍老兵执著绘就“绿洲梦”

8年改造荒漠300亩植树40万株

在距离银川市区20公里的滨河新区,一片绿洲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鸡鸭成群……谁曾想,8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

上世纪80年代,一群年轻战士驻守在位于祖国大西北的卫星发射基地,用青春和热血铸写了一个共和国战士的忠诚。8年前,这群已到天命之年的老兵再次聚集在宁夏银川河东沙漠之中,用顽强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让荒漠变成绿洲,为银川滨河新区开发储备了绿色能量。

“2010年,我们从当时的宁夏农牧厅河东生态园艺试验中心承包了近300亩荒地。”老兵李凯告诉记者,他和11位战友坚守在荒漠上,以“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坚持,誓要“改天换地”。12个人,刚好一个班,李凯是这个“老兵班”的班长。他们一起平整土地、修建道路、开挖沟渠、铺设管网、栽种树木。

“河东荒漠里没有水,我们的机井打到80多米,依然没有水。”李凯对记者说,没有了“生命之源”,刚开始种的树苗连片枯死,让他这个钢铁汉子也心疼不已。后来,他们用车拉水,修筑了蓄水池,再后来实施引水工程,采取滴灌方式,成功种植各类树木40万株,最终有了这200亩林带和果园,此外还有60亩养殖区、20亩鱼塘……目前,李凯和他的战友们已在这片荒漠上投资2600多万元。这个老兵们打造的“开心林场”,被自治区农牧厅农业协会授予三星会员单位。

“每年种树都在春季,风沙大,但大家没日没夜地拼命干!刚开始的几年太辛苦,许多战友都病倒了。”李凯告诉记者,战友罗守海因为癌症已经做了两次手术,张强林患上了严重的哮喘,其他老兵也因为太拼命,得上了大大小小的疾病。树苗长大了,荒漠变绿了,老兵们却累倒了,但是他们的初心从未改变。

休闲农业作为国家重点推动项目,“开心林场”一方面不断增强对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的辐射,同时积极主动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随着林场的经营状况持续向好,对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十分明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证李凯等老兵初心的,除了这片从幼苗长成大树的林场,还有林场里的“红色文化”。

为纪念中国红军宁夏战役时在灵武横城的战斗,弘扬长征精神,林场还建造了基层党建教育帮扶基地,从红色教育、党建教育、精准扶贫等方面加强基层党建,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继承和发扬退伍老兵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做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李凯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许多单位和个人来到林场,通过种植“党建林”“公益林”,让这片沙漠绿洲慢慢扩大,为保护生态环境添砖加瓦。

“三色管理”线上查促6年“零发案”

盐池县护路办筑起铁路沿线“平安墙”

“护路网周边种植很多叫做柠条籽的防风固沙植物,这种植物的籽一公斤20元,引得铁路沿线村庄村民竞相来铁路沿线采集十分危险,护路网由此被破坏。”盐池县护路办专干张继云对记者说,采集柠条籽的种子需要翻越护路网,长期翻越会造成护栏变形,且对翻越者本身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除了人为因素,风沙长期堆积加上雨水冲刷使土质变得松软也会造成护路网的损害。近年来,盐池县护路办坚持依法护路理念,强宣传、重教育,用法治思维化解整治涉路矛盾纠纷、涉路安全隐患和突出治安问题,营造出了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

据盐池县政法委副秘书长、铁路护路办主任官涛介绍,盐池县护路办强措施、重整治,构建平安创建大格局,“三色管理”线上查是由各级护路组织相互配合协作按照线上巡查轻重缓急程度,把铁路线路划成“红色”重点管理区(如人口密集、交通要道等);“黄色”普通管理区(如人口稀疏等);“绿色”宽管区(如:无人和牲畜区)。并对“红色”重点管理区采取日巡查,“黄色”普通管理区周巡查,“绿色”宽管区半月巡查。日常巡线过程中,护路组织在线路上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日常法治培训内容采取法治思维化解整治涉路矛盾纠纷和涉路安全隐患。

“此外,我们实施"成员单位"分头抓。教育部门通过学校法治课堂,全力教育好所有的在校学生;团委部门通过普及传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管控好社会面的青少年;农牧部门依照《禁牧封育条例》坚守好铁路沿线的封山禁牧工作;公安部门结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维护好盐池县的社会治安;国土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法》严厉打击铁路沿线挖沙取土、乱搭乱建等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点做好铁路沿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查处工作。”官涛对记者说,特别是乡(镇)村、组三级基层组织要重点突出管好当地沿线的广大群众、流动人员等,确保闲杂人员不上路、不翻越护网、不钻穿护网、不破坏护网、不击打列车、不升放漂浮物等,切实爱护好铁路、维护好铁路,真正支持拥护铁路护路工作,保障铁路安全畅通。

截至目前,该县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取得了6年“零发案”的良好成绩。

守护在高速公路的最美“警”色

“你没有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条第4款,我们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89条第31项规定,对你处以罚款100元的处罚。”7月10日下午,记者在银川东收费站青银高速路段看到宁夏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六大队交警郭峰和冯源正在对司机张某依法进行处罚,并告知其违反的相关法律规定。

据了解,2016年以来,该支队与宁夏公路管理局建立了“四联三创”工作机制,开启了路警联合普法宣传的工作新格局。该支队积极邀请辖区公路部门的路政员、收费员和养护工作人员一同开展普法工作,大家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宣讲不同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拓宽了普法知识面。今年以来,该支队与辖区消防部门制定了联合宣传方案,建立了微信管理工作站,不仅发布平日车辆的日常运行情况和路况天气信息,还不定期发布安全生产事故通报,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让“两客一危”从业人员获取第一手法律政策信息,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宁夏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先后4次被公安部、区公安厅评为全国、全区“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多次被评为全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执法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四个基层大队受到公安部表彰,200余人次受到公安部、自治区政府、区公安厅和交通管理局的表彰奖励。2010年至2016年连续7年在全区执法质量考评中位列交警系统第一名。

打造“掌上12333”应用系统

老百姓“足不出户”可办理人社业务

近年来,宁夏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理念,紧跟“智慧宁夏”和政务“云平台”建设步伐,立足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定位,实施“省集中”和“社保云”工程,全力推进宁夏“掌上12333”应用系统建设及推广应用,人社信息化快捷服务民生,百姓普享实惠,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为保障宁夏人社信息系统“省集中”建设和“掌上12333”应用系统稳步推进,成立了信息系统“省集中”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实际,确定了领导分包联系、工作沟通对接、联动解决问题、跟踪回访评估、联席会议议事等工作机制,并成立6个应用服务推进工作小组,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详尽、推进有力”,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着眼于增强人社信息化的承载能力和技术更新需求,坚持把顶层设计作为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出发点,经过十余次研究论证,确定了“纵向集中、横向整合、数据集中、信息共享”的工作原则和“一个体系、两大应用系统、四大中心、六位一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思路,把“掌上12333”应用系统建设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打造全区统一的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系统;并对标自治区信息化建设要求,结合项目整体规划和建设实际,及时与软件开发公司对接,协商优化技术路径,重点规范了售后维保服务。多次组织部省相关专家、阿里巴巴公司进行座谈交流,探讨信息平台数据迁移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改造思路,理清了“掌上12333”应用系统建设思路和方向,形成了立足前沿、共同开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掌上12333”应用系统的上线运行,打破了大厅、柜台等传统服务模式在时间、数量、空间上的制约,解决了服务需求与服务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让“人社服务一对一”成为现实,实现了老百姓“足不出户”办理社保缴费、就业招聘、人事考试、劳动维权等业务,有效缓解了经办窗口压力,方便了人民群众办理各项人社业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普法玫瑰”让法治宣传遍地绽放

7月10日,记者来到银川市金凤区综合执法局,女子中队正在紧紧围绕金凤区“七五”普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女子中队副中队长强艳丽告诉记者,女子中队共11名队员,通过开展法治实践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据介绍,女子中队组成以服务、宣传为主体的法治宣传队伍,以系统、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为支撑,多次开展了城管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宣教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治理,在整治过程中认真践行“721”工作方法,规范、文明执法,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录像取证,同时对相关条例进行普及宣传,对违反法律法规者进行批评教育。

“日常执法办案方面,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方式,综合利用智慧信息一体化技术,依托智慧金凤社会治理综合平台,打造了集记录、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智慧执法管理平台。”女子中队中队长王罙琛介绍,还平台涵盖了单兵“和对讲”、执法车辆GPS监控、执法办案辅助系统等执法、办案模块。其中,单兵“和对讲”集录像、对讲于一身,避免了对讲机、执法记录仪等繁多的设备给队员执法造成的困扰,而且使案件办理更加透明和具有公信力。

7月11日上午,记者刚踏进石嘴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便被学生们洪亮清澈的朗朗读书声吸引,走进展厅看见10名青少年正在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据介绍,石嘴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坐落于石嘴山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学校。基地充分利用实训学校资源,融入地方特色与法治教育特征元素,以法的历程、与法同行、德法相伴、法润花蕾、法治中国五个展厅为核心,设有巨型投幕翻书器、触摸答题体验区、VR互动体验区等体验内容,引用该市及周边发生的典型案例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智能技术、实践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力争用高科技的体验带给青少年前所未有的观感,用新颖有趣的形式让青少年感受学习法律知识的魅力,使参观的青少年通过参观体验,培养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以案说法、现场教育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向青少年群体宣传法律知识,点燃法治梦想。

石嘴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建成,弥补了石嘴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训基地的空白,是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最大、专业性最强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石嘴山市有计划地组织全市青少年学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共计3000余人到基地接受法治教育,将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打造平安校园,建设法治石嘴山。

新闻推荐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出版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史竞男、胡梦雪)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日前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