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书斋隔代之亲
一般情况下,祖母对于孙儿的疼爱,更为感性一些,除却衣食冷暖方面的关注之外,还在于心理的慰藉与灵性的启迪。汪曾祺的祖母谈氏夫人,出身于诗书之家,知晓礼仪,勤劳善良,吃斋念佛,友睦邻舍,由于汪曾祺的生母英年早逝,她给予孙儿的慈爱也就格外深厚。汪曾祺在文章中回忆说:“祖母很喜欢我。夏天晚上,我们在天井里乘凉,她有时会摸着黑走过来,躺在竹床上给我"说古话"(讲故事)。有时她唱"偈",声音哑哑的:"观音老母站桥头……"这是我听她唱过的唯一的"歌"”。寥寥数语,笔墨素淡,而场面历历如绘。可以说,就是在这样的寂静安详的夏夜,在祖母的絮絮叨叨的述说以及咿咿呀呀的吟唱声中,汪曾祺完成了文学艺术的最为原始的启蒙。
相比之下,祖父对于孙儿的疼爱就会含蓄一些,洒脱一些,宏观一些,他会把满腔的爱意与浓厚的情感紧紧地控制起来,不轻易外露,不随便张扬,更多的是以其自身的行动与修为,默默地给孙儿树立懿范,施加影响,如春雨洒向大地,如清流灌溉园圃,绵绵柔柔,润物无声。首先,他需要考虑的是孙儿的健康成长,那关系到家族血脉的延续。汪曾祺幼小时体质较弱,祖父汪嘉勋整天担心他活不长,于是,就按照传统习俗,为孙儿认了好几个干妈,还在和尚庙、道士观里寄了名,拜老道士为干爹。每年端午节,老道士就会派小道士送“符”到家里来,并亲自张贴在堂屋的门楣上,藉此达到消灾避邪的功效。到了晚年,汪曾祺还在其散文《端午的鸭蛋》中饶有兴致地回忆这一习俗道:“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避邪与否,现在看来确实没有深究的必要了,但是,这一举措中,实在是寄托了祖父对于孙儿的美好的愿望和绵绵的爱意啊。
其次,祖父还要考虑孙儿学业的提升与情趣的培养,这关系到家族中文化的传承与门楣的光耀问题。汪嘉勋虽然出身民间,靠着自己的精明与勤劳,把全家领进了小康生活,说到底他还不失为一个气度恢弘、格调雅致的人物。
据汪曾祺回忆说,祖父是当地有名的眼科医生,家里有两千多亩薄田,开着“万全堂”和“保全堂”两个药店,由于药品齐全,品质上乘,童叟无欺,信誉度高,所以生意特别红火,就连城里其它药店的伙计“生了病,配方抓药,都不在本店,叫家里人到万全堂抓”。而祖父本人,则性情淡泊,洒脱超然,“并不到店问事,一切都交给"管事"(经理)。只到每年腊月二十四,由两位管事挟了总账,到家里来,向祖父报告一年营业的情况”。祖父的兴趣在于古董字画,并且很舍得掏钱购置。汪曾祺直到晚年,对其祖父的珍藏,诸如明代的“大霁红花瓶”、明代的御造“浑天仪”、马远绘的四幅小屏条、吕纪绘的“报喜图”、郑板桥绘的六尺大横幅兰花、陈曼生的隶书对联、汪琬的楷书对联、蕉叶白大端砚、《云麾将军碑》拓本等,还能够一一道来,详加评点。祖父对于古董字画舍得掏钱,而对于自己的生活需求则俭朴寒素,一枚咸鸭蛋须分两顿吃完,最大的享受也就是晚间小酌以后,乘着酒意高声吟诵唐诗名篇,藉以抒情骋怀,怡志养心。因此,汪曾祺曾下断语说:祖父很有些浪漫主义气质。有一天,祖父喝了点酒,忽然同孙儿说起他年轻时的一段风流韵事,说得老泪纵横。虽然,年少的汪曾祺不谙世事,不明白祖父为什么要跟一个小孩子说起他的艳遇,但是他凭着直觉,“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性情的活生生的人,不装,不端,不假,不伪饰。
新闻推荐
针对近日网上关于山东大学举办中外学生“学伴”项目的评论,山东大学12日在官方微博回应称,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在相关报名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