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仕女形象
文\本刊特约撰稿刘亭亭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黄河孟津会盟段河道内的古代墓葬群中,发掘出土了十余件西汉彩绘陶仕女俑,这是洛阳市首次发现完整的西汉陶仕女俑。说起仕女俑,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雍容丰腴的唐三彩女俑。此外,仕女作为古代艺术品中常见的表现对象,除却女俑的造型外,更多的女性形象则是通过绘画等方式留存于今。
仕女俑
衣香袂影是盛唐
2021年河南春晚的古典舞节目《唐宫夜宴》出圈了,14位饰演唐朝女乐官的演员通过舞蹈的艺术之美将盛唐的雍容气度和小女孩的俏皮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女演员的形象和衣着正是取材于隋唐时期的女俑类文物。
俑是古代丧葬风俗中常见的随葬明器之一,虽然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但俑代替了早期残忍野蛮的人殉制度,确实是丧葬风俗的一种进步。随着人俑造型的发展,其逐步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蜚声中外的唐三彩中,人俑造型就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这其中尤以体态丰满的仕女俑等最具盛唐气象。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一件唐三彩女立俑来看,女俑的面庞丰腴,长眉细眼,直鼻,樱桃小口微抿,下颌微抬,头部微微抬起望向远方。优雅的身姿、腴美的体态与落地的轻薄衣裙相得益彰,仕女俑整体呈现出自然流畅的线条美,轻松自然的表情与沉稳娴雅的举止也再现了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和风雅高贵。
陕博所藏的另一件唐三彩梳妆女俑则将唐代女性华丽和开放的衣着展示得淋漓尽致:这件女俑似还是一位少女形象,正坐在铜镜之前梳妆打扮。只见她发髻高耸,面部丰腴,身着小袖腰襦,长裙之上遍绣四叶瓣的柿蒂花。她左手半握举于胸前,应是持镜照面;右手指向面部,可能要“对镜贴花黄”。通过简单的动作设计,静止的仕女俑变得灵动起来,逼真地刻画出唐代女子梳妆时的动态场景。仕女俑的裙腰则系至腰部以上接近于腋下,由此裙子便显得被拉长,女俑的体态呈现出修长的美感。另外这件女俑的衣着也属于袒胸装的范畴,描绘唐代女子的绘画《捣练图》和《簪花仕女图》等,女性的衣着也多是袒胸装,这种装束是唐代女性大胆开放的心态体现,也充分展示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丰腴之美。除却宽松的社会风气外,这种着装可能与第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登基改国号,女性地位提高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仕女图
“才女尽为诗弟子”
宽松自由的社会风气和女性张扬自信的心态并未持续太久,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对“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的提倡,开始对社会风气产生巨大影响,明人陈继儒更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宋代还有李清照等女词人青史留名,到晚明时期,能数上名的才女则以名伎居多,与晚明士大夫关系颇深的“秦淮八艳”就是其中的代表,仕宦之家的良家女子则多不见于史册。
清代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不少良家女子也乐于吟诗作画,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自序》中所言:“清代妇人之集,超轶前代,数逾三千。”这与不少士大夫提倡女性教育和开放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尤以清中期文坛盟主袁枚最具代表。上海博物馆所藏的《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描绘了袁枚在杭州西湖边的宝石山庄小住,吴会等地的女弟子们前往湖楼拜会请教的情景。古代文士的雅集譬如“兰亭集”等很少出现女子的身影,随园女弟子从各处赴湖楼请业,算得上是当时的一个特例和诗坛的盛会。
为了宣扬和彰显这些女弟子的才华和名气,袁枚请当时吴中知名画家尤诏和汪恭为这次雅集绘制了《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题跋中还注明画中十三位女弟子分别是孙云凤、孙云鹤、汪妽、汪缵组、席佩兰、金逸、徐裕馨、张玉珍、严蕊珠、屈婉仙、鲍之惠、蒋心宝、廖云锦。后来袁枚在故地曾再次召集女弟子雅集,女弟子中金逸、徐裕馨已去世,增加了钱林、曹次卿、骆绮兰三人,故于卷后补绘三人图像。除却十三位女弟子外,画中还绘有耄耋之年的袁枚及其侄媳戴兰英携子恩官。
画中的女弟子们皆身形清瘦,温婉娴雅,身着简单的素色长衫,头上也无金钗银饰,她们或执笔作画或持卷研读或倚竹沉思或焚香拂琴或戏墨写梅,满卷散发出女诗人的清雅之气,确不输须眉男子。袁枚曾自诩道:“以诗受业随园者,方外淄流,青衣红粉,无所不备。”这些从官宦之家的深宅大院中走出的女弟子,醉心于诗文书画,渴望拥有独立的文化人格,是清代女性思想和文化解放的代言人。她们秉承袁枚提倡的“性灵说”,以真情实感入诗,风格清婉,语言不事雕琢,浅近又不失蕴籍,给清代诗坛带来了不一样的清新风气。
值得一提的是,《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中的“随园”是袁枚的居所,“随园”原为曹雪芹祖上的园林,有说法认为随园就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书中贾宝玉曾云:“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红楼梦》对众多才貌双全女子的描写无不是对女性美的歌颂,这恰巧与《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似有暗合之处。
仕女瓷画
阴柔美人现瓷板
仕女题材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题材之一,仕女图不仅只见于纸绢,自明末清初开始,盛行一些脱离纸墨的瓷画美人,尤以康熙时期为最美。清代陈浏的《陶雅》中记有“瓷器最重画工,雍正以花卉最工,人物则不及康熙远甚,尤以画美人之瓶罐,不能见重于后世。”相比于盛唐女性的雍容华美,清代的女性则显得清瘦素雅。由于瓷画受到当时版画等的影响,所以杨柳青年画(一种民间木版画)的美人画口诀:“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慢步走,勿乍手,要笑千万莫张口”正是清代仕女画审美的形象总结。
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清康熙五彩仕女瓷板来看,正面绘以五彩仕女婴戏图,画面中的仕女持扇端坐,形体优雅,面部轮廓描绘细致,在画面中显得高大端庄;一小童站于仕女背后,另一小童站在一旁,嬉戏玩耍。背后的栏杆山石写实入微,整体的生活气息浓郁,充满着母慈子爱的美好意境。
仕女的形象正如美人口诀中所言,是“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瓜子脸”展现出女性清瘦的面容,“樱桃小口”和“蚂蚱眼”则透出女性的阴柔之美。仕女身着对襟宽袖大袍,下着长裙,衣褶流畅飘逸的线条突出了女性的曲线之美。由于背景衬托的栏杆山石较小,整个的画面大量留白,仕女作为瓷画表现的主体极为突出,对观者很容易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古代艺术品中众多有关女性的作品,不仅是对人物形象的简单描绘,还是古人审美追求的反映。这些流传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女性文物,身负历史的沧桑,继续为我们诠释着所处朝代的女性之美。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拼写 音标 翻译都有错误 我当你是“老师”你却在误导我该管管了!英语学习类App错误频发
新华社贵阳3月17日电(记者欧甸丘、吴思、崔晓强)在手机App上查单词、背单词,已成为当下大学生、中学生及英语学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