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他又开厂帮助更多困难群众就业,琼海阳江镇的陈国嶂身残志坚“行动不便不影响我创造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刘梦晓
在琼海市阳江镇题榜村,只要有人提到陈国嶂,村民们都是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不服输、不认命,从贫困户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陈国嶂以自己的发展成效辐射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和残疾人走上脱贫致富路。
6月5日,在阳江镇陈国嶂创办的蜡烛生产厂房里,海南日报记者见到了正在指导工人生产的陈国嶂。
“在脱贫奔小康路上,残疾人不仅不落伍,还有作为和担当。”这是陈国嶂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亦是他走上小康致富路的真实写照。
陈国嶂家中有4口人,原本和美的家庭,因8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落下了终身残疾。医药费、2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仅靠打零工的妻子并不足以撑起家庭的重担。
然而生活上的困难和艰辛并没有击倒这个勤劳的汉子,他常常跟人说:“阳江是红色革命老区,革命先烈尚能从星星之火做到燎原之势,现在的我只是行动有些不便而已,影响不了我创造幸福生活”。
2014年,陈国嶂被纳入建档立卡户帮扶对象,借着政策的东风与帮扶的资金,他在附近的村庄收购山柚籽,再通过传统方式制作山柚油,并利用朋友圈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由于口碑好、品质优、销量高,每年出售的山柚油纯收入达到上万元,2016年底成功实现脱贫。
“在我们看来,他一个残疾人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他却说,自己还能做得更好。”题榜村村民陈国平说,陈国嶂还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他想带动更多人致富。
2019年4月,陈国嶂了解到海南很多蜡烛都是从广东进货,本地生产商较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一番市场调研之后,他决定创办一个蜡烛生产厂,11月1日,在琼海市残联等相关部门支持下,陈国嶂用获得的10万元扶持资金创办了琼海阳江鸿运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厂。
在筹备办厂之初,陈国嶂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帮助和带领一批残疾人和贫困户群众创业就业。“根据工厂的需要,我招收了21名贫困户就业,其中包括6名特困残疾人。”陈国嶂表示,他是一名残疾人,能体会到残疾人的生活困难,而蜡烛生产技术含量不高,所以他尽量多招收残疾人,“只要能做的、愿意做的都招来。”
今年3月份,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陈国嶂的工厂就积极组织复工复产。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工厂就生产了3500箱蜡烛,产值近100万元。如今,厂里已招募当地22名工人,其中包括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7名残疾人。
目前,陈国嶂的蜡烛工厂已被认定为“琼海市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和“阳光助残扶贫基地”。琼海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黄昌豪表示,接下来,琼海市残联将继续关注和支持该厂的发展,从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其做大做强,帮助和带动更多残疾人就近就便就业。
(本报嘉积6月7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海口6月4日讯(记者刘梦晓)6月4日,由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发展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琼海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