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法援律师助一外来务工者维权 历时4年拿到18万余元工伤赔偿
本报讯(记者郭彦杨晓晖通讯员王循杨)6月12日,外来务工人员张某某及其亲友将题为“敬业正直、为民解忧,法律卫士、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琼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对该中心及援助律师的尽职尽责表示感谢。
原来,2015年6月15日,张某某进入琼海中原某建材经销场工作。2015年12月13日晚,张某某在加班加工钢筋时,不小心被钢筋穿透右手腕。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经销场进行了支付,但是拒绝向张某某进行工伤赔付。
2016年1月12日张某某出院后,张某某向琼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为张某某先申请认定工伤。2018年3月,张某某向琼海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律师在调查经销场工商登记材料时,发现经销场为了逃避工伤赔付责任,已向工商局注销营业执照。由于该案件系劳动争议案件,承办人帮助张某某向琼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琼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被诉主体资格不符为由作出了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2018年4月2日,张某某以经销场的经营者王某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状。经法院审理,2018年9月27日,法院判决王某某向张某某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共计184779元。
琼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及承办人还帮助张某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近日,在法院及承办人的努力下,受援人张某某终于拿到赔偿款。本案历时差不多4年半时间,在承办人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圆满落下帷幕。
新闻推荐
海南农垦原东平农场的立新队,被坊间称为“客家村”。这个始建于1954年的“客家村”,曾名为丰收队,上世纪60年代“破四旧...